的心意,此時相處日久,又慢慢地生了很多隨意。
劉弗陵把宮裡能找到的菜譜都命人搬了來,讓雲歌閒時看著玩。
有不少絕譜異方,還有一些講述食材的相生相剋,卻多是隻言片語,未成體系,雲歌看得心神意動時,往往跺足嘆氣。
劉弗陵鼓勵她提筆寫食譜。
自古“君子遠庖廚”,文人墨客不會願意提筆去記錄廚房裡的事情,而廚師又不會寫文章,難得雲歌二者皆會,不如寫一份食譜,記錄下當代的飲食烹飪,為後來人留一份資料,省的以後的人也邊看邊嘆氣。
雲歌豪氣盈胸,決定從現在開始就整理筆記,為日後寫食譜傳世做準備。
劉弗陵卻不許她動筆,只讓她做好記號。
他處理完公事後,會幫她把看中的菜譜仔細地謄抄下來。
有些遠古探討食材使用的文章傳說太多,文字又晦澀難解,他會幫她一一註釋,把出處都寫明,方便她日後尋根究底。
劉弗陵寫得一手好字,字字都可以拓下,供後人臨摹。
滿幅小篆,仿如龍游九天,看得雲歌忍不住擊節讚歎:“傳說李斯的一手小篆讓荀子看後,三月不知肉味,當即決定破格收他做學生。荀子若還在世,肯定也非收你做學生不可,不過他若知道你用這麼好的字來給我寫菜譜,定要罵我無知婦人。”
劉弗陵的博聞強識也讓雲歌驚歎,他的腦袋好像把所有書都裝在裡面,任何一個典故,不管如何生僻,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