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魚飼料的配製方法,卻是沒有說出口去。
白桿兵們拉起網箱,將鯉魚全部轉移到軍中運糧的糧車上,足足裝了幾十車,秦良玉叫馬祥雲送來一千五百兩軍餉,對鄭曉路道:“我手邊只有這些銀子,先給你做個首金。待我回了石柱,便叫人再送五千兩白銀過來。若你信我不過,和我一起回石柱取銀也可。”
鄭曉路心想,你是當世名將,上得了歷史書的人,我幹嘛信你不過,何況你現在如果縱兵強搶,我又能有什麼辦法。於是假裝大方地道:“秦將軍清名,海外皆聞,我怎麼敢信不過。”秦良玉心中欣喜,她得了養魚妙法,心想回了石柱之後必然可以讓手底下的土家族民過上好日子,因此歸心似箭,也就不再和鄭曉路多說。對著鄭曉路拱了拱手道:“鄭小兄高義,肯將濟世良法傳我土家族民,秦某在這裡謝過了。”言畢領軍自去。
編者按:秦良玉、馬祥麟都是歷史真實人物,在下沒有亂寫。秦良玉的身高史學家推斷為1。86米,我也沒有亂寫,這是根據秦良玉遺留下來的袍子推斷出來的。馬祥雲是作者編出來打打趣的,至於石柱土家族民嘛,呃,老實說,愛不愛吃魚我不知道。
另:土家族這個名字,其實是新中國之後,國家經過民族識別,才正式確定為單一民族,在此之前,土家族的存在一直不被承認,基本上來說就是混在苗族裡面的,其實服裝和習俗與苗族頗多近似點。本書懶得弄這麼麻煩,直接用土家族描寫之,請歷史達人們匆考究。
馬千乘和馬祥麟肯定是土家族不解釋,但秦良玉的種族頗有疑點,歷史上並沒有記載,因此有些人認為她是漢族,有些人認為她是苗族。
第一卷 起成都 第十四章 準備搬家
魚的事情終於解決了,秋收的時節也到來,長工們興高採列地收割稻米,今年的稻米長得特別好,這正是得益於稻田養魚的功勞。往年裡一畝稻田能收割一石半大米,今天每畝地卻產了兩石半大米。鄭家的長工田租是五成,因此五十畝地整整上交了六十石大米,不過這筆小小收入,卻被養魚和賣魚食的收入遠遠的比了下去。
剛剛把稻米收割完,秦良玉派來送銀子的人又到了,五千兩白銀是個大數目,因此秦良玉不敢怠慢,派了自己的兒子馬祥麟和女兒馬祥雲親自領了一小隊軍士護送來到。鄭曉路也不數,便指揮長工們搬那些銀子。
這次運銀已非剿匪,馬祥雲便不再是女將打扮,而是穿了一身土家女的服裝,這衣服比漢人的衣服複雜得多,顏色鮮豔,花紋複雜,更兼有許多花邊吊繩等掛飾,讓人感覺熱情奔放,非常嬌美,但她終究是女將,行的是押銀之事,因此腰帶上仍然斜插著她慣用的兩把白杆短槍。她見鄭曉路搬銀,便在一旁嘟噥道:“你倒好,翻翻嘴皮子,便讓我母親拿出五千兩白銀來,這可是我們土家族鄉親們數年辛苦,才存下的銀子。”
鄭曉路見她青春年少,和自己差不多歲數,長得又甚是嬌美,那流氓之心蠢蠢欲動,正欲反唇調笑。卻聽一旁的馬祥麟斥道:“二妹休得胡說,這五千兩銀子是向鄭家買魚的魚資。鄭小哥慨不藏私,將養魚妙法教我土家族民,只消明年依他的法子養魚,區區五千兩銀子又算得什麼。只要能使得我土家族人世世代代不再為糧食所苦,便是五十萬兩銀子也是使得。”
鄭曉路心中暗想:“這歷史上留了名字的人,果然與普通人不同,馬祥麟倒是個識貨的。別說五千兩銀子,在後世,國家為了一個科研專案花上億萬錢也是正常。”他見馬祥麟開了口,反而不好再去反駁馬祥雲,就自搬了銀子回屋,馬家兄妹交接了銀子,便拱拱手,領了士兵自回石柱。
這時節已經是晚秋,轉眼便要入冬,這種季節對於農村來說,基本上就相當於放大假了。古代的冬天是不種莊稼的,養魚什麼的自然也不可行,整個農村就要進入一個冬眠期了。鄭家的長工都開始變得懶懶散散,各自守著新收成的糧食盤算著明年的生活。就連鄭老爺子,也擺出一副“今年事畢,明年請早”的態度,準備給自己放大假了。
鄭曉路這些天來,對自己將來的事情盤算已久,天啟五年馬上就要過去,距離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還有一年多時間,農民起義暴發之後,戰亂並不會馬上傳入四川。等到崇禎七年,張獻忠的大軍才進入四川,對四川造成一定程度的災難,但那一次進攻最後也會被秦良玉擊退。然後要直到崇禎十七年,張獻忠的大軍再次入川,這一次全川就會淪陷,四川將變成恐怖的人間地獄。也就是說,還有接近二十年左右,自己和鄭家就將面臨滅頂之災。
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