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人在四川等著我,只要投到他那裡,就不用擔心朝廷的追捕了……”
天啟七天的冬天來了,寒風刺骨,悽清冰冷。四川很少下雪,尤其是成都府,這地方要幾十年才降一次雪,今年的冬天也沒下雪,天地間空蕩蕩的,安靜得很。
鄭曉路穿著自己發明的羽絨服,坐在鄭府前院裡笑呵呵地看著帳本,冬天一到,羽絨服立即大賣熱賣。鄭曉路將羽絨服分為了三個檔次,第一檔是絲綢面料加上最精細的鴨絨,這種檔次主要賣給達官貴人,富商顯要。開價從二十兩銀子漲到了五十兩銀子一件,仍然供不應求。
第二檔次是布衣面料加上粗一點的羽絨,這種就賣給小康之家。
第三種檔次則是布衣面料,裡面裝填最粗陋的羽絨,幾乎不賺錢地賣給勞苦大眾,這種衣服主要是為了處理自己生產前兩種衣服時多餘出來的低檔羽絨,進行廢物利用。
同一時間,寒冬到來,鄉村裡都開始殺豬,今年的豬肉也是大豐收,鄭曉路便收了許多豬肉,製作成肉乾和醃肉,分批地透過金竹幫賣到長江流域去。
鄭家賺了不少錢,但賺這些錢只是鄭曉路高興的一部份,另一部份則是自己的二級加工思路明顯是正確的,透過二級加工消化了多餘的糧食,使得糧食的價格不會發生暴降,農民們的利益就可以得到比較好的保障。
其實市場經濟本來有很好的自我調節能力,用不著鄭曉路來拼命地干預,但是因為鄭曉路出現在這個時空是一個意外,因此農業產值的暴增超出了市場經濟的調節能力,他必須為自己帶來的後果負責,因此大力地搞著各種加工作坊。
楊帆督建的陝西到四川人才接引線也基本上初具規模了,從蒲江縣到川陝交界處的廣元,每隔幾十裡,就建立了一個鄭氏客棧,這種客棧使用大通屋,大板床,每個客棧可以容納千人住宿,備有豐富的食物飲水,馬車和牛車各數十輛,雖然運力還有點不足,但只要保證食物和住宿,想來讓一個人走上幾十裡地就休息一下是沒問題的,也不一定非要動用馬車。馬車和牛車用來運送傷員就行了。
“明年春暖花開!我就去陝西挖人!”鄭曉路哈哈笑道。
“東家,明年春暖花開時,你得去石柱娶老婆!陝西你是去不了的。”譚宏湊趣道。
操,老子好忙。這娶老婆是緊要的大事,去陝西挖人也是緊要的大事,兩者都缺不得。鄭曉路笑道:“那我春天一到立即去娶老婆,然後帶著新婚老婆去陝西挖人,哇哈哈哈!那母老虎不是武功很好麼?正好給我當保鏢,嘿嘿,女保鏢,這個……看來得給她做一套保鏢制服。”鄭曉路擦了擦唇邊的口水,心想,老子是正經人,制服誘惑什麼的,老子完全沒有想過。
這時候,鄭府的大門響起了輕輕的敲門聲,在清冷的院子裡發出幽幽的迴響。譚宏正好閒得無聊,便跑過去開啟了大門。
門外站著一個清瘦的婦人,身材秀氣挺拔,眉目含憂,她見門開了,便輕聲道:“妾身塗氏,求見鄭先生。”
喲,不錯的女人,清秀如畫,眼神卻剛強有力,可惜挽著髮髻,顯然已經嫁了,不知是哪家的夫人,不然倒是我喜歡的型別。鄭曉路賊兮兮地想著,臉上卻裝出一臉正派道:“我便是鄭小路,你找我有什麼事?”
塗靜安輕輕一笑道:“拙夫張逸塵,現在府外馬車之中養傷,求鄭先生收留!”
鄭曉路一聽,心中大喜!一個箭步竄出府門,只見府門外一輛黑色的馬車,停得四平八穩。鄭曉路掀簾而入,張逸塵正盤膝坐在車中,看到鄭曉路來了,他苦笑道:“我受了點傷,下不得車,鄭先生莫怪。”他不再自稱“本官”,而是自稱“我”,顯然是丟了官身。
“哈哈哈哈!”鄭曉路一把按在張逸塵肩上,大笑道:“我已等了張兄許久了!”鄭曉路沒有叫他“張大人”,而是稱之為“張兄”,顯然是接納了他。
兩人相視一笑,恩怨盡消。
第三卷完
編者按:第三卷總共8萬多字,從2010年11月6日寫到2010年11月20日記,用了14天,比前兩卷寫得慢得多了。寫完的時候才發現,自己的第二卷都還沒有全部上傳到起點,剛好傳到比武招親結束的地方(笑)。
第三卷是本人花的心血非常多的一卷,相信大家也看出來了,在這一卷裡真正的主角是張逸塵,也許有些朋友會不喜歡我這種兩線穿插的描寫手法,在這裡我向朋友們道個歉。但我希望藉著這種雙線交錯的手法,將張逸塵的武功與主角的智謀進行某種程度上的同時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