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雙方的傷亡明顯都不大,那些亂七八糟的武器殺傷力實在太小,被擊傷的人大多還有力氣跑路。
大梁王與皂鶯合兵一處,眾賊打了勝仗,十分得意,正在拼命追趕寧強縣令,準備一舉殺入縣城,搶劫縣庫,突然山後一聲大喊,鑽出一千官兵來。這隊官兵的裝備非常精良,頭戴鋼製的寬沿帽,身穿鐵網裙(類似歐洲的鎖子甲),鐵網裙的外面罩著一身緊身皮釘甲,只在皮釘甲覆蓋不到的地方才能看到鋼網裙的網眼,手拿鋼尖長矛,腰配輕便鋼刀,顯得威風凜凜,殺氣騰騰。
這隊官兵顯然訓練有素,一出現立即變幻為十字長蛇陣,向前一攔,既接應了寧強縣的散兵,又攔住了大梁王和皂鶯的部眾。
眾匪嚇了一跳,仔細一看,攔路的居然是精銳官兵,頓時嚇了一跳,戰意全無,不等大梁王和皂鶯下令,發一聲喊,轉身就向後跑。沒跑出多遠,山這邊又轉出一千官兵,甩開一長蛇陣,將眾匪夾在了其中。官兵中一面大旗飛揚了起來,上書“陝西商雒兵備道·劉”。
“重灌步兵?”鄭曉路吃了一驚,這還是鄭曉路第一次看到明朝的精銳重灌步兵,只見這些士兵的裝備精良,行軍變陣顯得訓練有素,精神面貌與白桿兵不相上下,殺氣騰騰,端的是一隻好軍。
兩千重灌步兵合力一圍,大梁王部與皂鶯部頓時變成了甕中之鱉。一千多土匪擠在一起,看著兩邊越來越近的官兵,不由得嚇得混身發抖。
“這下可不妙了!”彭巴衝嘆道:“我看他們要全軍覆沒了,大王……唉,叫大王總覺得彆扭,我們就算去救,兩百人也太單薄了,而且火槍也未必打得穿這樣的重甲啊。”
不對勁啊,鄭曉路心想,大梁王在歷史上,是崇禎二年帶著三千人攻打漢中府,才被陝西商雒兵備道劉應遇和四川吳國輔部剿滅的,怎麼現在才崇禎元年春天,才一千部眾,就被劉應遇圍在這裡了?靠,歷史正在變得亂七八糟的。
唉,管他什麼歷史,現在救人才是正道,如果能把他們救出來,皂鶯我不知道,大梁王的一千多兵力鐵定會變成我的囊中之物。但是兩百對兩千,這仗得怎麼打?
編者按:皂鶯,史實人物,但是史書對這個人沒有任何介紹,只有一個名字,屬於起義軍之一路,但男女,年齡,經歷全部不詳,因此,這個人物俺隨意發揮了。
第四卷 亂陝西 第七章 土匪戲官兵
這仗不難打,鄭曉路仔細看了一看對面重灌步兵的裝備,心中已經有了計較。原來陝西商雒兵備道劉應遇帶著這隊重灌步兵出來剿匪,完全沒想過土匪有什麼先進武器,大多數土匪不外乎就是斧頭、柴刀、竹槍、鋤頭……根本沒有強弓硬弩,騎兵大炮。因此劉應遇也沒有帶弓弩手,所有的步兵都是一身重灌甲,是專門用來搞圍剿的部隊。
這種重灌步兵用來對付鋤頭鍋蓋確實是綽綽有餘,結陣前進時也方便防止匪徒突圍,但他沒想到會在這裡碰上個有馬有火銃的土匪。
鄭曉路在鄭佳忻耳邊輕輕道:“大妹,我怕你會掉下馬,得罪了!”言畢拿出一根繩子,將鄭佳忻與自己的腰捆在一起,然後對著身後的手下笑道:“走,我們去戲弄一下官兵吧!”
兩百多騎轉出山丘,面對著官兵,打橫排成一排。
“我最後強調一次,你們這兩百人,是我最重要計程車兵,你們的生命是第一位的,如果在戰鬥中與主力失散,我允許你們丟掉火銃和包裹裡的一切東西,只帶著點糧食和銀兩逃回山寨去等我!記住了,無論如何保命最重要!”鄭曉路大聲道。
兩百銃手早知鄭曉路待人親厚,聽他這樣說,頓時感動莫名,一起大聲應道:“是!”
“裝填好彈藥,跟著我來!”鄭曉路大聲喊道:“我叫開火就立即開火,我叫後退立即後退,不得有半分遲疑!”
兩百多騎火銃手拿著掣電銃,開始向著劉應遇的重灌騎兵突去。此時官兵已經發現這邊多出來了一隊騎兵,但是騎兵人數太少,劉應遇遠遠看到,也沒放在心上,區區兩百騎兵,難道敢來衝擊自己兩千重灌步兵不成?咦!還真的給我衝來了!
劉應遇長得並不高大,乃是一箇中等身材的精瘦漢子,他看著這群土匪居然敢用兩百騎來突擊自己的步兵陣,不由得哈哈大笑。
“長矛手,列陣!”劉應遇大聲命令道。官兵隊裡立即分出來四百人,列成一個五排縱深的長槍方陣,這些官兵不愧是精銳,分出了四百人也對整個包圍圈沒有影響,另外的一千六百士兵仍然將大梁王等人圍在中間,不停地收縮包圍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