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長亞歷
山大·伊萬諾維奇·謝米科夫中校,也採用了這種戰術。 關於他的事蹟我在前面已經談過。他的團在格里岑科團左翼作戰。在奪取杜希林的戰鬥中,謝米科夫指揮的各分隊,攻克了在鐵路交叉點和杜希林——法蘭克福 公路上的敵人的一個非常強大的抵抗樞紐部。有5輛掩蔽在地下的坦克擋住了該團的前進道路。無論是用重炮還是用“卡秋莎”火箭炮齊射,均無法將其摧毀。因為這些坦克的裝甲用一堆堆的鋪路用的鵝卵石掩護。謝米科夫派出了幾名有經驗的工兵,攜帶長柄反坦克火箭彈和炸藥,插入敵後。幾聲爆炸之後,敵坦克停止了射擊,坦克乘員四散而逃。
不久,謝米科夫團遭到猛烈的炮火突擊,緊接著,乘汽車和裝甲車疾馳而來的敵步兵開始了瘋狂的反衝擊。從柏林機場起飛的德軍殲擊機也突向這裡。它們向交戰雙方軍隊最稠密的地方投下炸彈,不分敵我地用機關炮和機槍掃射。謝米科夫團在友鄰A·E·德廖莫夫將軍指揮的近衛機械化第8軍的坦克兵的支援下,經過兩小時的戰鬥,成功地將敵人擊退。戰場留下了幾百具敵軍官兵的屍體,8輛被擊中的裝甲車在燃燒,還有兩架被擊落的飛機殘海
我方也遭受了損失。特別使我們悲痛的是,謝米科夫中校身受重傷。當德國飛機投下的炸彈在附近爆炸時,他正在1營的戰鬥隊形裡。大塊的彈片擊碎了他的右胯股,打斷了他一隻手臂,肩膀被擊穿。值得慶幸的是,醫生們成功地將他搶救活。雖然他未能參加攻克柏林的最後一戰,但是他活了下來,直到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