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漸都讓光緒抓過去,加上他聽了茶水章的話,慈禧與光緒畢竟孃兒倆,他倆怎麼鬧都是一家人,自己是個奴才,摻合得太深沒好果子吃,所以對皇上和珍主子那邊的事睜一眼閉一眼,能不報儘量不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相反,二總管崔玉貴卻不理會這一套,跟慈禧跟得非常緊,好幾次皇上和珍主子那邊的情況,都是由他手下傳到儲秀宮老佛爺耳裡。慈禧漸漸起了疑心,認為李蓮英想腳踩兩頭船,在她與光緒之間耍滑頭,許多大事都讓崔玉貴去辦,有意無意地冷落他。當然,這些微妙的變化外人看不出,但看慣了慈禧的臉色,時時揣摸主子心意的李蓮英心裡卻非常清楚。所以李蓮英最近不放過任何與慈禧單獨相處的機會,甚至不怕做難人,搶著去冷宮向珍主子宣示慈禧的豁旨。要在過去,他絕不會親自出面的。
長期以來,不論慈禧身邊發生什麼事,凡壞事和得罪人的事,人們總記在他頭上,皇上和珍主子也一樣,特別是皇上,恨他一個洞。這真叫天地良心!他一個奴才,怎麼著也不敢和皇上與珍主子較勁,只是老佛爺交辦的事他不能不辦,其實他在宮中,處處小心,成天如履薄冰,就這樣仍然得罪了許多人。不知情的人瞅著他這位大內總管,以為他神氣得不行,其實箇中的苦處唯有他自己才明白。
李蓮英咬著牙,不緊不慢地替慈禧捶著背,只覺得胳膊肘和肩膀一片酸脹,站在那兒腰腿累得發軟。要擱從前,他替慈禧捶上一個時辰根本不在話下。畢竟五十出頭的人,眼睛也大不如從前,記性也不比從前,總之,他覺得自己老了。這種感覺不是慢慢出現的,來的很突然,就像眼前,說來就來了。
慈禧看他一眼,他耳邊居然也有白髮了,心裡頓時生出一種淡淡的惆悵和憐憫。時間真快啊,一轉眼,他在自己跟前當差三十多年了。想起這一陣子她故意冷落他,實在也沒多大意思,他本是個奴才,怕自己有一天不在了,皇上會收拾他,這也是人情之常。慈禧指指身邊的方凳,讓他坐著歇會兒。
李蓮英受寵若驚地站在那兒,說奴才不累,怎麼也不肯坐。慈禧也沒勉強對方,轉臉對跪在地上讀書的太監說:“甭唸了。之乎者也的,聽著心裡也在累。這樣吧,以後你自個兒先看懂了,給我講個大概意思就行,就像說書的。”
“奴才怕說不好。”太監一臉惶然地抬頭望著慈禧。
“唉,茶水章在的工夫,沒讓我費過這麼大勁。他不但會沏茶,也會讀書,但可不像你這樣,話不多,總能說出要害之處。有空你請教請教他去,那不丟人!”
“喳!”太監答應著。
“你去吧。”慈禧垂下眼簾,那位太監慌忙夾著書一路退出起居室。
“這兩天兒有什麼新鮮事兒嗎?”讀書太監一走,慈禧便問李蓮英。
“珍主子好像三天沒吃飯了,”
“是嘛。好漢子就怕三天餓,我就不信她能較過這個勁兒。等看著吧,還有什麼?”
“皇上那頭兒也安靜多了,天黑就睡覺。”
“不彈琴啦?”
“有時也彈,不像頭幾天,整宿折騰,沒完沒了的。”
“噢。宮外頭呢,有什麼說頭啊?”
“都說老佛爺聖明,今年準是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樂。”
“我不聽喜歌兒,你知道我要聽什麼。”
“嗅,市面兒上嚷嚷動了,說是過了臘月換皇上。”
“誰傳出去的?”慈禧一愣,立即追問。
“回老佛爺話,這也沒法兒查,不過呢,讓平民百姓先嚷嚷嚷嚷也不錯,省得到時候一翻兩瞪眼兒,來個‘崩登嗆’!”李蓮英表現出他堅決站在她的立場上,一心支援她拿掉光緒。
慈禧沒有答腔,下了炕沿,在屋裡不停地走動,覺得這個傳聞中包含著許多資訊,必須認真對待。底下人,特別是滿族的王爺們,都吵著要廢掉皇上。其實她何嘗不想,只是她比那些個糊塗蟲看得要遠一些。當今西方各國對光緒在朝廷實行新政,普遍持讚揚和支援的態度。相反,對她重新垂簾聽政,各國都有許多微詞。如果她現在廢掉皇上,難免各國出面干涉。再說全國各地的總督和巡撫都沒明確表態,特別是南方各省的官員,對光緒的新政態度積極,如果宣佈廢掉皇上,會不會引起內亂很難說了。這些人擁兵自重,萬一打著皇上的旗號挑頭鬧事,後果將不堪設想。
就是要動光緒,現在也絕不能動。慈禧理清了思路,當即讓李蓮英準備筆墨,讓他替她擬一個詔書。
李蓮英走到靠牆的書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