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會問為什麼不把馬丁·路德的名次在本冊中排得更高些。首先,雖然路德在歐洲人和美洲人看來很重要,但是在亞洲和非洲的居民看來卻遠非那麼重要,因為相對說來他們當中沒有什麼基督教徒。就大多數中國人、日本人或印度人而論,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之間的分歧是完全無足輕重的(同樣,也沒有很多歐洲人去關心伊斯蘭教的遜尼教派和什葉派之間的分歧)。其次,路德在歷史上相對說來還是位近期崛起的人物,他所影響歷史的跨度遠遠小於穆罕默德、釋迦牟尼或摩西;而且在過去的幾個世紀裡,宗教信仰在西方一直在走下坡路。在今後的一千年中,宗教對人類事物的影響有可能會遠比上一千年小。如果宗教信仰繼續走下坡路的話,那麼路德對未來的歷史學家就有可能遠不如今天這樣重要。
最後人們還要記住,從長遠的觀點看,十六世紀和十七世紀的宗教論戰所影響的人數實際上不如出現在同一時期的科學進展上的那麼多。事實上,把路德排在他的同代人哥白尼之前,其主要原因是路德在宗教改革運動中個人所起的作用確確實實要比哥白尼在科學革命中個人的作用要大些。
①釋罪:(神學)由於義所當然犯罪可不受譴責。
24。尼古拉·哥白尼
公元1473~公元1543
偉大的天文學家尼古拉·哥白尼(波蘭名為Mik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