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中國和西班牙的抗戰在宋慶齡和其他中國進步人士的言論中往往是相提並論的。人們幾乎是同時喊出“保衛大武漢”和“保衛馬德里”的口號。在延安,紅布大橫幅上寫著“NOPasaran!”①
①這是當時國際上保衛馬德里運動中通行的口號,西班牙文詞義為“不許透過”,即不讓法西斯軍隊進入馬德里之意。——譯者
她長期以來一直認為蘇聯在世界事務中起著關鍵的作用,但她不認為中國只起附屬的作用。在她看來,援助是相互的。6月6日,她在《蘇聯的和平政策和蘇聯的對華援助》①一文中說:
①載當天的漢口《新華日報》。轉引自《宋慶齡年譜》,第110—111頁。
“一個獨立、民主的中國,是保障蘇聯、對付侵略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正如蘇聯以策安全的自衛武力,是中國抗日救國鬥爭的重要因素一樣。……關鍵在於中國自己能否動員一切人力和物力,以奠定遠東安全與世界和平的基礎,爭取蘇聯以及一切尊重中國獨立和領土完整的民族的合作。”
在上一年,為紀念俄國建立蘇維埃政權20週年,她在1937年11月6日發表的《兩個“十月”》一文①中論述了中國革命和蘇聯革命的密切關係。她說,第一個“十月”即1911年10月10日的中國革命,推翻了帝制,但在那次革命中社會主義思想已經產生一定的作用。就在這一年,孫中山在日內瓦出版的《社會主義者》雜誌上發表的文章裡就指出,中國的進步必須以土地改革為基礎。他後來認為工人農民必須成為推翻帝國主義統治和建設新國家的基石。但是,六年以後俄國的十月革命遠遠超過了中國的1911年10月的革命。新生的蘇聯戰勝了國內反動勢力和多個外國列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