嘯一聲,細長的太刀在手中舞了個刀花,急速碎步上前,快的難以想象,手起一刀斬落!
“東贏一刀斬?”知元大師忙吸一口氣,大喝一聲“呔!”退步橫刀,鐺!的雙刀相碰,激起一溜的火星,服部正就借勢變招,太刀劃過一道寒光,直斬對手腰腹,知元大師左閃右架,鐺鐺鐺!服部正就縱高伏低,一口氣連劈十七刀,這十七刀,若是換了旁人,那地上就得躺著十七具屍體,好個知元大師!六十多歲的人了,身手敏捷此時竟不輸於少年,生死一發間手中單刀使開了,竟連線了這十七式殺招!
服部正就叫聲“好和尚!”一個空翻退出十餘步,身子後退,左手連揚,三點寒星疾射知元僧面門,知元大師忙使個鐵板橋,間不容髮之際讓過暗器,剛起身,服部正就急速碎步又閃電般到了面前,雙手握柄“刷”的倭刀斬落!知元大師畢竟年歲大了,這一招鐵板橋使的雖好,起身卻慢了些,腳下尚虛,百忙中揮刀對攻,扎向他小腹,明知敵人這一刀難擋,竟是要拼個同歸於盡!
服部正就只好變招去擋,雙刀相交,鐺的大響,二人借勢躍開,知元大師暗叫一聲慚愧,緊了緊手中刀,嚴守門戶,細看對手招路變化。
這時黑暗中雙方混戰作一團,不時有人中刀中槍倒地,忍者雖然強悍,但朝鮮義兵個個奮勇當先,拼死的搏鬥,不肯退卻,一時間大殿裡喊殺聲震天,知元與服部正就鬥在分際,服部一刀砍來,知元后退趨避,暗夜中不防身後一名忍者悄悄撲上,手持短刀猛的扎進知元僧的腰間。
知元大叫一聲,反手出刀將偷襲的敵人砍翻,服部正就藉著這個機會已經欺進身來,雙手舉刀劈落,一道寒冷的光弧閃過,知元痛哼一聲,只看半條手臂已被齊肘斬斷,連帶手裡握的鋼刀一併落在地上,熱血迸濺!
知元大師強忍巨痛,飛腿踢出,服部正就一刀得手,快速退後,讓過這一招,不料知元大師情急拼命,左腿尚在半空,右腿緊跟著飛起,正是少林連環腿的步架,服部正就躲閃不及,被一腳踹在胸口上,扔了刀向後跌去。
周遭義兵及武僧雖然看見知元大師勢危,但被強敵纏住不及相救,這時不禁的齊聲驚呼,奮力衝殺過來,眾忍者也死命向首領身前搶近相護,知元大師咬牙努力向後一躍,如飛鷹掠空,閃出兩丈多遠,踉蹌著撲倒在地,幾名武僧忙將他攙扶起來,殺退上前的忍者。
服部正就拭了拭嘴角滲出的鮮血,接過部下遞過來的武士刀,揮刀厲喝道:“殺!燒了這寺院!一個也別走了。”聞聲早有十餘名忍者舉火四下投擲,餘人持刀掩護,不一時,華能寺中大殿前後數個火頭竄起,山風一吹,立時蔓延開來,眼見救不得了。
朝鮮義兵群情忿恨,吶喊著追逐廝殺,戰到此刻,雖然有一百多名義兵被殺,但來襲的東瀛忍者也有三十多人戰死,另有所括服部正就在內的幾十人帶傷,見勢不利,指揮手下且戰且退,傷者先行,精壯者持弓箭斷後,忍兵訓練有素,箭無虛發,追趕的義兵連珠般被擊倒,其餘的人只好彎弓對射,無法欺身近戰。服部正就率部撤出華能寺,藉著沖天的火光奪路而去,另伏下數人刺探義兵的動靜。
“大師,你怎麼樣!”李福男跪在知元大師身前,焦急的問道。知元大師年歲已高,身受兩處刀傷後流血過多,此時已是油盡燈涸,聞聲掙扎著道:“李居士,你帶著大夥和寺眾們快走吧,倭人不久定會大舉來攻,你們不要管我……向南,快向南!過江找明朝大軍去,一定要趕走倭寇!復我……國土!”
第三章 箭在弦上
十月,明萬曆皇帝令遼東發兵一萬開赴朝鮮義州,協助朝鮮軍民抗戰;薊鎮、保定各選精銳步兵五千,宣府、大同各選精銳騎兵八千,限五日開赴遼東;參將吳惟忠率領南兵、火器手各三千人,限五日開赴遼東,數萬援朝大軍在經略宋應昌的率領下浩浩蕩蕩地跨過了鴨綠江,在義州整兵備戰。
※※※
十二月,大雪紛飛的日子,一支兩千餘人的明軍騎兵部隊渡過鴨綠江,前往義州與那裡的明軍主力部隊匯合。
“大哥,馬上就要到義州了,等匯合了宋帥的大軍,就要和倭兵開戰了,聽朝鮮過來的使者說,倭兵陰狠善鬥,火器和刀術俱精,這一仗可是不太好打啊。”一名身材粗壯的武將說道。
“是嗎?”為首的將軍聽了微微一笑,反問一句。
“倭人再厲害,能比得上西北蠻族麼?勃拜那麼善戰都不是大哥的對手,量區區倭寇,算了得什麼!”另一名黃鬚軍官自後趕上,不服的插言道:“這次父親保舉大哥為援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