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1 / 4)

第二章 組織創新(5)

共產黨一成立就具備了無與倫比的創新特質。因為它擁有馬克思主義這個最先進的思想武器,而馬克思主義恰恰是號召創新的主義。因此,雖然共產黨剛建立時在中國政治舞臺上只是一個很小的政黨,但由於它所提出的綱領和奮鬥目標代表著中國發展的正確方向,代表著中國無產階級和其他廣大勞動群眾的根本利益,以至於它從誕生時期就“充滿著勃勃的生機和活力”。

在那些取得持續成功的企業中也無不閃爍著人文的關懷。對人的尊重程度是檢驗一個組織進步與否的永恆的標準。無論是“惠普之道”還是IBM的三條“信念”;無論是北京同仁堂的“堂訓”還是杭州湖慶餘堂的“戒欺”,古今中外的長青企業無不尊重和善待人、人性和生命。或者我們可以說,人道主義將是組織永恆的價值取向。

第三,是“本土化”原則。任何組織都會面臨“落地生根”的問題,空中樓閣是沒有生命力的。因為組織的核心構成要素是人,而人的基本屬性是社會性;人的社會性當然與其所處的特定的“社會”密不可分。即便是同一種管理思想,甚至是同一種管理工具,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企業,發生得效果是不一樣的。

毛澤東曾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中指出,教條主義者“不注重研究現狀,不注重研究歷史,不注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應用。這些都是極壞的作風。”近些年來,很多企業也犯了這些毛病,它們學習到一些西方的管理思想,不假思索地就運用到自己的企業裡面去,完全忘記了作為一個組織要認識新鮮事物和創造新鮮事物的責任。其結果是要麼這兒不合適,要麼那兒有問題。

第四,是“導向性”原則。組織的導向決定著全體成員的注意力。從上個世紀初開始,企業的導向經歷了一個從生產導向型、產品導向型、促銷導向型、營銷導向型的發展歷程。企業必須根據自身的使命或戰略確定明確的組織導向。

處於不同的業態、競爭環境和市場地位中的企業需要不同型別的“導向”。同樣,不同“導向”的組織形態會決定組織的注意力、財力和人力的投向,以及不同資訊在組織內的傳導方式和處理方式。共產黨就是一個“以人民為導向”的典型組織,這個導向決定:“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我們如果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不管是什麼人,誰向我們指出都行。只要你說的對,我們就改正。你說的辦法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照你的辦。”

組織創新決定了一個組織的基本框架和發展的潛力,它決定了一個組織的先天命運,時時刻刻影響著組織發展的過程。一個結構混亂的組織可能導致職責不清,工作混亂;而一個結構理性、清晰,又時刻充滿了創新精神的組織,就如同一個過濾器,會把組織中的一些小問題自動自發的解決掉,從而使組織以良性的方式自動成長。所以說,組織創新可以使一個組織成為自動成長的生命體。每一個力求發展的企業都應該向共產黨學習這種“無性繁殖”的培養人才方式。

。 想看書來

第三章 理論創新(1)

第三章 理論創新:從解放思想到與時俱進

思維變革引領理論創新

20世紀50年代初,美國某軍事科研部門在研製一種高頻放大管的時候,科技人員都被高頻率放大能不能使用玻璃管的問題難住了,研製工作遲遲沒有進展。後來,由發明家貝利負責的研製小組承擔了這一任務。上級主管部門在給貝利小組佈置這一任務的同時,鑑於以往的研製情況,還下達了一個指示:不許查閱有關書籍。貝利小組經過頑強努力,終於製成了一種高達1000個計算單位的高頻放大管。

在完成了任務以後,研製小組的科技人員都想弄清:為什麼上級要下達不準查書的指示?查閱了有關書籍後,他們全都大吃一驚,原來書上明明白白地寫著:如果採用玻璃管,高頻放大的極限頻率是25個計算單位。“25”與“1000”,這個差距有多大!後來,貝利對此發表感想說:“如果我們當時查了書,一定會對研製這樣的高頻放大管產生懷疑,就會沒有信心去研製了。”

顯然,貝利小組的成功首先是思維突破的成功。如果貝利小組在執行任務的時候預先檢視了書本,並且知道了“極限頻率是25個計算單位”的答案,他們能不能取得現在的成果,恐怕很難肯定。對創新者來說,現有的理論通常是最容易限制人們思維的藩籬。

思維能否突破,是創新能否取得成功的前提。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思維變革的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