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3 / 4)

小說:楊貴妃 作者:吻火

她而後來外放的大臣,驚訝於她的駐顏有術。

至於三位國夫人,如今只剩下了兩位,秦夫人故世了,但美麗的虢國夫人也風華不減當年。只是,她似乎自斂著鋒芒。

真正盡斂鋒芒的是宰相楊國忠的妻子裴柔,她在宮廷大宴中只陪侍宮中老年的妃嬪和公主、郡主,沒有到命婦群中酬酢,楊貴妃邀她,她也只是尋常地行禮而退。

下午的內宴,宰相夫人也相當拘謹,她和丈夫的性格不同,她的出身是歌伎,但教養很好,沒有人因她出身低而看輕她。飛揚恣放的虢國夫人,對這位從嫂自來是尊敬的,她們之間的相處,自微至顯,也總是和洽的。

今天的內宴,舞樂的花樣很多,樂工中的傑出人物,馬仙期、賀懷智、雷海青合作著改編成阿那曲,作為慶典中的舞曲,由謝阿蠻主舞——那和通行的舞蹈不同,據說,阿那曲的舞蹈,自遙遠的大秦國傳至大食而再至中原(按:大秦為義大利的羅馬,大食為阿拉伯)。這新舞蹈以用足尖舞和手的姿勢與腰的動作相配,比一般舞蹈為艱難,自然,這是新鮮的。

李隆基為此而大樂,詢問楊貴妃:“有這樣的舞,為何不先告訴我一聲?”

“我也只在昨天才知道的,聽說,阿蠻苦練了一個月才能演出,這小鬼,今天是盡心盡力了!”

“那該作一首詩來記事,讓後人知道有阿那曲——我召王維來寫詩——”皇帝欣然說。

“王維的詩只是歌功頌德,他寫不出來,還不如讓我來作一首!”楊玉環放肆地說。

“好啊,貴妃有詩——”李隆基高聲道出。

楊貴妃本是信口說說的,經皇帝一叫開,她不得不作了,她退後,命文鬱相助,不久作成了如下的一首“阿那曲”:“羅袖和香香不已,紅蕖嫋娜秋風裡,輕雲嶺下乍搖風,嫩柳池塘初拂水。”

楊貴妃很少作詩,這首阿那曲純記舞姿,很快就傳開了,但是,阿那曲卻很少人能演出,因為太難舞了。

第七章

大唐天寶十四載,天下昇平,繁華茂盛,比去年的發展更高,宰相楊國忠掌政,似乎也真能繼承李林甫而守成。不過,皇帝對楊國忠的相權有若干限抑,較特殊的事件,仍然由他自己決定,楊國忠和另一位宰相韋見素,共同發現了安祿山擁兵,擴充套件勢力的情況,必然會有異謀,他們曾聯合著一再請求削減安祿山的權力,防患未然。但是,皇帝卻不答允。漸漸,楊國忠覺得情勢越來越嚴重,便奏請以安祿山為宰相,召入朝中,藉此分散他三道的兵權。

皇帝答應了,可是,當詔書已草就,皇帝又改變了主意。

把召安祿山為宰相,任命賈循為范陽節度使、呂知海為平廬節度使、楊光翽為河東節度使的四道制命都留下不發出。皇帝另派內侍輔璆琳為使,到范陽去觀察情形——皇帝對安祿山的勢力擴充有疑心,但他又以為自己待安祿山如子,這名胡兒不應該變心,再者,調動,也可能出事。

因此,他猶豫而不願調動安祿山,而內侍出使回來,受了安祿山的蒙賄,報告安祿山雖狂傲,但頗滿足現狀。

於是,在初冬十月,皇帝一行便上驪山華清宮避寒了。

今年避寒的規模很盛大,皇帝一行才上山,詔命即日頒下,著若干官員和命婦也上山避寒,梨園子弟除了第一批隨駕的外,第二批又去了近二百人。

大唐皇太子在楊國忠為相之後,情形好轉了!在李林甫時代,他不能也不敢有任何活動;但李林甫死後,楊國忠對太子很恭敬,利用相權而予太子若干方便:今年,太子隨駕上山,也有相當多的扈從人員。其餘諸王,同樣也獲得方便和供應。(楊國忠為未來而結好太子)

對於楊國忠的當權,有不少人為之側目,特別是朝廷中的儒臣,山東大族,他們認為楊國忠既無德望,又無文采,一個事務人才居然作首相,很是不平。但在李林甫時代受壓抑的皇室人員,卻對他有好感。

恆王李瑱是其中之一,如今,他大膽地熱戀著宮中最受人注意而不可捉摸的謝阿蠻,以前,他不敢明目張膽。

一上山,恆王就找謝阿蠻去玩了——楊國忠在山上卻找了太子議事,他懇求太子協助著向皇帝晉言,召安祿山入朝。

太子和安祿山是不洽的,因為安祿山以前入朝,很有些輕視太子,但是,太子李亨對於楊國忠的求助,又只是敷衍,他不願在父皇那邊作出積極的表現。

此外,在楊國忠為相而給予太子若干行動自由之後,李亨也暗暗地培植了自己的勢力。一位曾被楊國忠所斥的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