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部分(3 / 4)

小說:興唐 作者:恐龍王

說朝廷這一次受此大災大害,國家元氣大傷。不可再戰。相信吐蕃也在休養生息。孤卻沒有好辦法,只認為在涼州無為為佳。”

“殿下之議,卻是很妙。”說到姜恪心裡面了。

也不是如此的,姜恪前去涼州,不戰最好,一戰再輸,唐朝元氣傷得很更厲害。不如安份守己。李威又說道:“當然不是真正無為。糧食困窘,就是不困窘從關中,甚至從江準運到涼鄯各州,所需費用不薄。不如屯田,邊疆有許多地區皆是良田。有了糧食,邊疆能自給自足,為朝廷省下許多用度。或者將來有機會,糧食輜重不隨大軍自關中調,而是出自邊疆本身,卻又節約了朝廷大量開支。”

“殿下此言又是極妙。”說完了,告辭,都不打了,請教何良策?

但送到殿mén口,李威又說道:“姜相公到涼州,可以繞一些道,順便詢問一下劉將軍。他行軍作戰多年,幾無敗績,才是真正能給姜相公幫助的人。子曰三人同行,必有我師。以兩位的軍事天份,一定會協商出更完美的計劃。”

問自己幫助不會很大的,問劉仁軌才是正理。姜恪點了一下頭,不算太惡劣,至少沒有自傲自大。可看著他離去的背影,李威喃喃道:“千萬吐蕃不要再開戰了。”

………………………………

姜恪離開,朝廷明爭暗鬥又多了起來。

許敬宗之死,不只是死那麼簡單,朝廷也是在洗牌。不過洗得比較yīn晦,連李威都沒有察覺。姜恪調任,左相之職,又挪了出來。

官員在爭,李威一家三口也在忙乎,李威忙得比較簡單,繼續在那片沼澤上折騰。李治稍稍複雜一些,在準備大雩祭,但因為出了許敬宗一案,頗是晦氣,於是大雩祭又往後拖了拖。

有時候李威感到好笑,八月到來,雨水雖不充沛,可各地雨卻時有時無地落著,大雩祭還有繼續舉行的需要嗎?

武則天也在忙碌,從兒子手上搶來的。李威對武則天很忌憚的,但這段時間卻是武則天最難熬的時光。這些年,為了丈夫,也多是為了她自己,殺了許多人。關隴的一些mén閥,以及一些宗室弟子,對她十分不滿。唯獨倚賴的只有丈夫,可是丈夫主意未定,李威感到難受,武則天感到更難受。民間風聞又是如此之差。

因此,李威送來的“大義”,武則天還是很慎重對待的。

而且武則天這些年,做得確實很好,對丈夫無話可說,服shì殷勤,對國家來說,也是無話可說,盡心盡力地協助李治處理政事。就是生活,也十分簡樸。

李威對李首成的忠心悚然起敬,可是後宮之中不但是李首成一人,有許多人同情支援武則天的,並且替武則天多少打著抱不平。

論委屈,至少現在表面上看,真正委屈的人不是李威,是武則天。李威還有一群人在幫助他,可許敬宗一死,一些相關的大臣貶職,武則天只能運用自己的智慧。

但大雩祭,是不能再拖下去了。太子就要加冠禮,太子妃又沒有決,再拖要出笑話了。可就在東都準備大雩祭時,卻有一件事終於爆發出來……

第一百五十五章 封賞玩味 高梁始重(下)

第一百五十五章封賞玩味高梁始重(下)

立秋以後,皇莊裡的人就感到不對。但不敢稟報,太妖異了,怕到成熟時會有閃失。到時候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一步步進入秋天,高梁穗開始變成金紅sè,眼看離成熟不遠,想稟報,但京城許敬宗大案發生。又不能得知具體的產量,又是基層的百姓,就是管事,也還是一個農民,面對這件大案,又忍住沒有稟報。

一個個不知道大事情發生,只是附近的農民眼紅了。

這個會收多少,只有天曉得,種了一輩子的地,就沒有看到莊稼能這樣長的。知道最後要統計產量,於是自家地裡都不顧了,幫助莊子裡的佃農趕雀兒,捉蟲子,務必,倒底最後能收幾石。

許敬宗案件在幾方妥協下,包括李威在內。武則天低估了自己前程,想得有些悲觀,只是具有戰鬥jīng神。李威也低估了自己,李治忌憚是有原因的,經幾次事情發生,李威在大臣心目中地位很高的,已經有了一些所謂的號召力。只是李威也是不覺。

然後案件迅速就處理下來。

看到風聲平息,只有議論聲,可水落石出了。管事於是詢問,長安中那一個官員權利最大。如果姜恪不去涼州,嚴格說,姜恪權利最大。戴至德幾個人差不多,問了問,又問那一個忠厚,又說差不多。幾個宰相名聲都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