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3 / 4)

小說:興唐 作者:恐龍王

自從會當凌絕頂與海上生明月傳了出去,李威名氣益發地重。許多文人墨客將李威視作翹楚,當然,這是他是太子,如果不是太子,未必會將他捧得那麼高。

“哼哼!”

這一回連楊敏也奇怪起來,問道:“你哼什麼呀?”

“昨天貪圖涼快,衣服穿得薄了,有些兒不舒服,鼻子不通,哼哼。”

“沒有關係吧,如果你不舒服,我們就回去,明天出去如何?”

“沒有關係。”

可是三個少女一起圍過來看,看到她臉色紅潤,倒不象生病的樣子,才安下心來。楊纖又問道:“敏姐姐,太子為什麼今天不出遊?”

“他很忙,內宮之中,我進去過好幾次,每次看到他桌案上擺著書籍,在讀書,或者看一些邸報。”楊敏說這句話,有些心虛。那天大著膽子,替太子沐浴了一下,本來想說的。最後將縮了回去。有些擔心,徐儷才色雙絕,裴雨荷相貌也是很清秀的,文才更是出眾,她倆又對太子很有些好感兒。

不過想到那天的事,臉上飄起紅霞來,原來太子也很想啊。畢竟十五歲了,幾個月後就要大婚,楊夫人私下裡也暗示著說出了一些生理知識。

“沒有這麼用心的苦讀,怎麼有學問,怎麼能寫出那樣的詩賦出來?”裴雨荷一臉嚮往。

“哼哼!”

一邊說著,一邊就出了城門了。

城外的郊野春花開得正是燦爛,幾個少女家境都不錯,又是十幾歲,人生最好的時光,無憂無慮,卻不知秋天的肅殺,冬天的寒凋。一邊走著,一邊上說著話,時不時響起銀鈴般的笑聲,引起了路上無數少年的側目而視。

第四十二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五)

李治應當說,還是一個務實的皇帝。可長安終究是國家的臉面,除了這大荒之年無可奈何,

因此,長安周圍卻以皇莊農莊為多,要麼是各大家族的私莊園,加上水利發達,就是現在旱情,看上去依然很美好。所以,李威同樣到了更遠的地方,終南山不遠處。

哪裡溝渠較少,還是有一些大家族的農莊,不過普通百姓的農田也多了起來。

李威騎著馬,騎術不是很好,但不是行軍打仗,需要馬兒全力奔跑,因此倒也太平無事。碧兒與他差不多,因為膽兒小,騎在馬上,臉都嚇得有些發白。不一會兒,離終南山就近了,大山蓊蔥疊翠。朝終南山去的大道上游人如熾。

他卻是要辦辦正事的,就是跑路,也權當為老百姓做做好事。不跑路,爭取平安做皇帝,那麼這些百姓是他的臣民,國家是他的國家,更應當辦正事了。

瞅了瞅,順著一條小道,插向一片耕田馳了過去。到了近前,下了馬,百姓不是官員,來個節日休假的啥,當然,寒食節一年一次,有的百姓依然休息了。不過還有勤勞的百姓,開始在犁好的田壟上繼續播種耕作。讓李威感到驚喜的是,居然看到很多農民在使用新犁。當然,有人念叼他的好處,然後又說太子什麼什麼的,誇得天花亂墜,連鬼啊神的,全部出來了。

李威縱然臉皮子厚度尚可,不由地被誇得臉紅起來。

然後看著種子,一個是粟,一個是高梁,一個是大豆。讓李威意外的看他看到居然有一塊田裡,有百姓在撒種子,水稻的種子!但不用插秧拋秧的什麼,收成同樣讓他很懷疑。

即使是粟與高梁、豆類,也需要水的,注意了一下,看到許多灌溉工具。有手轉的翻車,足踏的翻車,牛拉的翻車,還看到一種用大竹做成的連筒。這裡比較偏僻,依然有許多溝渠,有一條水渠新挖出沒有兩三年,兩邊的渠埂上的泥巴還是新鮮的渠泥。也說明朝廷對水利的重視。只是許多溝渠裡情況不大樂觀,大多幹涸了。

對古經真沒有那些大儒兒精通,即使他是講師。對制度更是很陌生。連農業也不是很精通。可從小時他卻是在農村裡長大的,那時候農村還是很落後的。就不是專家,少年時還參加過勞動,下過地裡幹過活,至少不是一個門外漢。

比如這個水車,也許唐朝水車比漢朝很進步了,但未必是最好的,比如翻車,轉軸、豎輪、臥輪設計很粗糙,精密度不夠,一架水車只有一組木質齒輪,抽水效率很低,而且費力。

看著不遠處那個在手轉翻車抽水大漢,滿頭大汗,嘴角動了動。最後還是忍住了,出來一件新犁,已經傳得謠傳滿天飛,再出來一件水車,何以自釋?

繼續觀察著,有許多地方大片大片空置著。這個都不用詢問,是為了培養“地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