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部分(3 / 4)

小說:興唐 作者:恐龍王

唐朝前所未有的權臣嗎?”大子踩完,裴行儉繼續踩。

當然,沒有太子支援,還有大局即將到來,裴行儉是不敢說出這樣的話。

這個裴炎很麻煩的,而且漸漸真的讓他得勢。

內宮之中,皇后將他當作第一干將,皇帝偏偏不知,對他還十分器重。朝堂上,又有許多大臣被他míhuò,死力支援。就是郝處俊沒有倒臺之前,做了那麼多年的宰相,為了國家,兢兢業業,還沒有他這個風頭之疾。

“可這是制度,請裴shì郎替殿下拿出證據。”裴炎一張臉氣白,責問道。說有人想殺害太子,說我居心不良,得拿出證據,否則你是當著滿朝文武,汙衊大臣,欺慢兩位聖上。

“裴相公,你越來越過份了。證據,現在可以拿出來,但莫要忘記,紫山口的那個關卡,是多少麼刺眼。這本來是我唐朝築下的,卻成了吐蕃人的關卡。昔日,太子對我說過,說你那時候官職很低,敢藐視他,請問各位,太子是天下儲君,你們可以進諫,但誰敢藐視太子?今天居然強迫太子非要將證據拿出來。我不知道,是誰給你的膽量!難道一月之期你都等不及嗎,非要逼殿下拿出一些不充分的證據出來,好來毀去罪證,重新再來嗎?”

扯皮就披皮,誰怕誰啊。

大不了得罪皇上,可是這個皇上過了一段時間後,就要換成太子的。自己還怕得不到重用?4樓

又道:“一個個為權利mí花了眼睛,拜嶺上,那些壯士們,為了使殿下突圍,拉著上千斤的火藥車子,往吐蕃人大營衝鋒,火藥爆炸,炸得粉身碎骨。請問,作戰歸作戰,有什麼樣的死狀,是這等的慘烈。本來這一切,需要不需要生?可走到今天為止,還繼續有人,想將這段故事重新拉開。居心不良啊,居心不良。臣若是不怕越制和國家的律法,真想手持三尺寶劍,將這些jiān臣亂黨,一一斬殺,以使天下太平。”

句句不離裴炎,連李治也諷刺了。

總之,這一次倒郝,裴行儉同樣心寒。數一數,這十幾年,對國家最大的貢獻,不是李績、薛仁貴、劉仁軌的徵東,也不是太子的兩渠與青海之戰,而是戴至德、張文灌、郝處俊的兢兢業業,使國家太平。

李敬玄都算不上,只是與自己,還有馬載,三人推選了一些適合的人才,進入朝堂。可論默不作聲,為國為民,自己三人皆不及。再說還有青海之舉。

戴張二人已死,還是剛死不久,僅存的大唐棟樑之材,就讓某些人弄下去。

李治聽了不作聲,種種的事件生,自己也有一部分責任。說道:“就給太子一月之期,此事勿議。”

“喏!”一起答道。

“各位愛卿,再說說西突厥的事,裴卿,各位宰相推舉你去平定西突厥各個叛部。朕也覺得你是文武之材,你看如何?”

這一番話說得李治還是不大高興的,不過與兒子一樣,此次裴行儉同樣立下重功,不好處罰。於是想將裴行儉再從朝堂上打走。

“臣敢不奉詔命。不過河南千旱,國庫並不豐盈,因此,此次臣,不打算動用太多軍隊,使國家財政困弊。”

“但有些不大好辦,西域還有吐蕃的軍隊,另外各叛部軍隊眾多……”李義談提醒道。

這也是國家大事,暫且將太子帶來的糾紛丟在一邊。裴行儉說道:“在路上,臣就在想此事,心中隱隱有一些想法,也派了斥候前去西域打探。等到情報回來,這些想法才能證實。若是沒有錯,平滅西突厥,不會花費多大力氣。”

實際上他。就想好的計策,可是要等太子登基的事平定下來,他才能離開。現在京城中,太子的力量,除了軍隊外,太過單薄。不象前幾年了。

“計從何來?”李治問道。他還沒有意識到自己寶座危險,既然裴行儉一再打包票,大約是某個人,真的對兒子不軌。心中對兒子做派很慍怒,但對這個人的做法更慍怒。

但是吐蕃戰敗,西域的事,已經擺上議程。

“只是想法,大約需幾幹軍隊,另外護送泥涅師回故國,即可。”

泥涅師即是bō斯王子,在bō斯沒有被大食消滅之前,與唐朝關係很是和睦。後來大食入侵,一部分勢力殘存在錫斯坦一帶,到現在還在繼續活動。但大部被大食吞併,包括bō斯的皇室。

大食又從宗教奴化他們,不允許他們信仰祆教,改信伊斯蘭教。bō斯王子卑斯路斯不服,逃到唐朝求援,李治認為路太遠,出兵有困難,婉言謝拒。這個做法僅是中庸之道,不算太好,也不算太壞。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