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部分(2 / 4)

小說:興唐 作者:恐龍王

抽不出足夠的府兵,只好募兵。早在很久之前,劉相公就上書進言過此事。而且萬一有變,各府徵兵速度又很緩慢。若是設常駐兵,國家用費又很大。若只是設邊兵,倒是能減輕國家經費困難。可設了邊兵,諸將權重,枝粗於幹,必然形成藩鎮割據的局面。諸卿,可以商議此事,雖不急在一時,但最終需要解決。“

實際上李威也認為設邊兵,成為必然,就象青海一樣,有了常駐兵,隨時可以發動戰爭,又是就地調兵,國費又省。但藩鎮割據,作為一個穿越者,有幾人不知道唐朝藩鎮割據帶來的危害?

因此,也沒有想出好辦法。

“還有土地。朝廷為了獎勵功勳道德,對世家、功臣、節女孝子、有功名的臣子、宗室子弟以及僧道,皆免其課設。於是規模越大,有的做得也不好,利用課役,吞併土地,隋朝用同樣的土地養活了六千多萬百姓,我朝用同樣的地養活了三千萬(指戶部在冊百姓數量),卻喊地不足。正是因為吞併嚴重導致的。有的百姓因為吞併嚴重,州府分攤稅務多,不得不帶地居於大戶人家之下,作為佃農。可是這些人皆有功於我大唐,於是朝廷不忍處罰。但發展到最後,十戶只能徵一戶百姓稅務。國家會是如何?青海移民,贖出部曲,只是治標,不是治本。又要考慮國家將來,又要兼顧功勳想法,諸卿想一想,可有良策?”

實際上,直接對大戶開刀,只是不免其課役,吞併情況就會減少一半。但得罪的人會很多,連李威也只是小心地將這個話題提出來,至少現在他不敢動手。

“再說科舉,國家以兩監貢生為主,可是兩監只能兼顧到少數人與兩京子弟,佔我朝人口的十不足一,是不是也要兼顧一下各州縣的生員?諸卿,也可以商議一下。”

這些都是有爭議的命題,李威並不能立即拍板。

“然後是邊患,吐蕃有內亂,大約兩三年內不會大舉進攻青海,可這個時間卻不會太長,西突厥也必須今年平定。還有東突厥,似乎隱隱有不穩情況,兵部應當派出斥候,監視各部動靜。”

參長倩愕然,道:“陛下,何來此言?”

李威不能告訴他是猜想,道:“未雨綢繆,比事發突然,要好。”

“是。”

李威心中還有一件事沒有提出來,在唐朝現在的制度下,實行商業立國,那是不可能的。可是稍稍鼓勵一下商業的發展,對改善百姓的富裕度,增加朝廷稅務,卻有很大的幫助。但更不敢說出來,這個留在以後考慮。

沒有說的,還有。唐朝後來的宦官專政,朋黨,現在事態不嚴重。可是宦官開始逐漸扮演角色。許多大臣裙帶關係嚴重,特是裴炎、李敬玄、薛元超這三人,身後都有一大群大臣為其搖旗吶喊。

這也要解決與預陸的。但更不能急迫。

這一耽擱,很長時間,天色漸漸到了黃昏,看了看外面的天色,李威說道:“諸卿,散朝吧。”

“喏!”大臣們魚貫退下,除了少數人外,一個個滿臉興奮地向皇宮外走去。

今天新皇帝做得很不錯的,十分有作為,而且進退有度,知道分寸,並沒有貪功,急於求進。特別是對大臣,也給予了足夠的尊重。

郝處俊因為罷政,一直沒有說話,直到走出來,才慨嘆道:“大唐,終於迎來了好時光。”

秋仁杰也是感慨萬分,盼望的正是這一天,終於盼到了,感覺就象夢裡的天堂一般。嗯到了這些年的經歷,眼角不由滴出幾滴眼淚。

武成殿內,李威還要請示父母,自己今天這一番動作很大的,大到出忽了劉仁軌與裴行儉的意料,可是父母會有什麼想法,恭敬地問道:“兒臣粗陋,不知今天有沒有做好。”

最少表面上給予一下尊重。

“做得還可,以後要繼續努力,”李治心中千般的味道,不知道怎麼回答,只好打了一句官腔。

武則天說道:“弘兒,你跟我來。”

說著,走向內殿,這個兒子,今天多次舉著自己大旗發號政令,得教訓一番。

第一章 正單衣試酒(一)

忐忑不安地來到內殿。

自己做下的事,自己知道的,不僅僅是示好,也在拿著母親的旗號,好去實施自己的政策,減少反對聲音與阻力。這一點小心眼,李威從沒有想過,會騙過母親。

“你越來越聰明能幹。……武則天譏諷道。

“兒臣不知那一點聰明能幹,但說聰明,兒臣不及母后萬一。在兒臣心中,母后才是最聰明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