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部分(3 / 4)

小說:興唐 作者:恐龍王

熱。

給老三是一把弓。論弓箭,唐朝技術十分發達的,可這把弓卻是來自西域,上面鑲滿了五顏六sè的寶石,實用估計沒有什麼,有可能弓一拉一放,寶石嘩啦啦地掉,但美觀卻是美侖美奐。

然後到了老四,是一對來自越州的陶瓷娃娃,做工在李威看來,並不好,只是簡單的紋飾,術語是荷葉邊yīn刻紋,這個李威又是不懂。略略有些鵝黃的嫩青sè,賣的人叫豆青,讓李威說,是豆黃。但有一mén好處,知道自己是外行漢,不會去強詞奪理。價格也很貴。

只是李旭倫看到後,不滿地說道:“大哥,我也是大人了。”

“好,你也是大人,下次我給你買東西又送弓又送筆,文武雙全如何?”說完了,扭了扭李旭倫胖乎乎的臉蛋,顯然沒有將他當作大人看。大哥嘛,李旭倫也無奈的。

韋月便在一旁咯咯地笑。

“你笑什麼?”李旭倫不服氣地問。

“她是大哥的良娣,”李顯立即制止。

韋月長得十分漂亮,可是太xiǎo,李顯對韋月沒有什麼感冒的想法。看來,什麼緣份的神馬,也未必有。只是大哥畢竟帶了禮物回來,三個弟弟還是十分開心的。倒是因為歲數差不多,李旭倫,多盯了幾眼這個xiǎo蘿莉。但聽到是大哥的良娣,神情立即變得恭敬起來。

大哥的側妃嘛。

李威卻是無語的。

幾人坐下來再次jiāo談,又談到去年的高梁上,李顯到現在還是一臉的驚奇,說道:“大哥,那個高梁長得,我是從來沒有看過,就象一片樹林一樣。”

“那是,我們皇家種出來的莊稼……”李賢十分矜持,李威不知對與錯,自古以來,要麼文,文章經義,要麼武,開疆闢土,其實自己都沒有。只是高梁。

當然老2這樣說,有皇家的自持,也是高梁的產量高。

李賢又說到莊稼,全國各地影響不大的,可是長安附近有一些農民,親眼看到好處,影響卻是不xiǎo。寒食節到了,弟兄三人,一起放下鬥jī讀書等事務,特地到終南山溜達一圈後,又看了一下郊外。

長安郊外的莊稼,讓李威很滿意。全國來說,輪耕的閒置田地還是很多,一路從洛陽到長安,這一帶幾乎是朝廷的政治中心,李威依然能看到許多田地空置。但長安好些,許多田地輪耕,於是種上紅huā草。有的開始準備種豆。一種西上,李威豆沒有看到,畢竟還早了些,也看到了一些紅huā草,還特地下車來看。長勢有好有壞,並且種類不一樣,大約因為是人為的第一次種植,長得還象野生的那種,葉子有些發紫,葉片也很xiǎo,看上去很老。不知這一種紅huā草féi效如何。

當然,有比沒有強。現在只是開始,有的種得密了,有的種得疏了,並且因為是新事物,得到的種籽很少,因此一路經過了一千多里地的地方,種植的百姓很少,只是長安稍稍密集一點。

也說明了新事物接受的緩慢,還是他是太子,又是朝廷推廣了,還有一個六石半的高梁。否則推廣效果更慢。當然,幾年後看到效果了,仿種的人就會最快多起來。這個李威倒是不急的。

李賢傲氣說完,李威道:“改天我們一道出去看看。”

呆得久了,看待問題,漸漸知道唐朝現在的人眼光,贊成的,反對的……比如莊稼,肯定沒有大臣反對的,如果自己下地勞動,不但不反對,就連朱敬則都會淚光盈盈。或者立武,漢唐以來,都著重武功,所以歷代皇帝狩獵,就是看重的一邊修文治國,一邊不忘武功的意思。因此,朝廷一旦大一統了,無論漢朝,或者隋朝,或者唐朝,就連魏國都是武功赫赫。至於晉朝,那個不提。

關在皇宮久了,就想出去。只要不與商業有關,制度不違的。

幾個弟弟歲數皆不大,一聽立即歡喜地叫好。

又說起這一年的見聞,提到即墨到南方尋找象墓的事。李賢三人很覺得驚奇,李威忽然對金內shì說道:“你去替孤nòng一根石墨來。”

內shì應聲下去,過了好一會兒,拿來一根石墨,做鉛筆是不成的,沒有橡膠,沒有塑膠,就沒有辦法做一根自動鉛筆。又沒有機器,又沒有辦法將鉛筆芯放在木材裡面。其實辦法是有的,只是李威不知。

不過用刀,將石墨削尖,還是可以的,削好,李威畫了幾幅畫,說的就是這幾人尋找象墓的故事。算是原始的連環畫,李賢還好些,李顯與李旭倫看到後,眉開眼笑,都要搶。

…………………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