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一句,大家一起盯著上官婉兒,xiǎo姑娘在少林寺寫下的那首詩,很多人聽說了。八歲的nv孩子,寫出來,委實不容易的。
“能勉強辦到,可妾身寫的,卻永遠不及太子殿下寫的好,”上官婉兒很老成地嘆口氣。
大家被她逗得一樂。
其實對太子,許多大臣也是萬分不解的,字寫得好無用置疑,詩與詩餘作的不多,可幾乎都是jīng品,特別是詩餘,氣勢很大的。但文章嘛,也就那麼一回事。文章沒有看到,可太子寫的信卻是看過的。
xiǎo姑娘心氣倒是很大,居然想在詩上與太子拼一拼。
可更多的人卻將眼光放在兩個méng面少nv身上,太子與這幾個少nv的“恩怨情仇”,不知何時能斷清。
正在此時,一聲號角響起來,近百艘龍舟開始比賽了,太子與眾位宰相大臣觀看,勝利者又有獎品可拿,於是一個個用了全身的力氣。近百艘龍舟一字排開,奮勇向前,氣勢壯闊無比……
戴至德忽然低聲說道:“非殿下寫不好。”
這樣的氣勢,用駢麗的詞語來寫,寫得不好,只能象劉仁軌那次遇到的情況,xiǎo粉ji嬌滴滴地唱《漁家傲》。只有太子的壯詩或者詩餘,才能表達。
不過李威反而這一次沒有作聲。
………………………………
端午節過去了,天熱了起來。
漸漸地百姓不談端午節龍舟賽的熱鬧,相反,開始議論太子。
八卦,那個時代都有的。太子與幾個少nv的最終結局,因為中間“一bō三折”,格外引人注意。連洛陽的人都聽到了一些風聲。
這是不對的,有一些大事已經發生或者將要發生,只是大家不知。無論是糖或者鹽,對唐朝的重要xìng遠遠勝過了太子與幾位xiǎo姑娘的八卦。但就是知道了,恐怕八卦依不會少。
裴炎連上了兩本奏摺,終於將這場變動推向了高cháo。
首先彈劾是楊思儉,說楊思儉知書達禮(曾與許敬宗、許圉師、上官儀編過《瑤山yù彩》,又於前幾年,請求追贈顏回為太子少師、曾參為太子少保,可謂知曉古禮),這不是誇獎,知法犯法與不知法犯法,後果是兩樣的。刻意地提了這些事,然後說楊家管教不嚴,xiǎo娘子不顧太子妃身份,對太子藐視,與賀蘭敏之來往不清,讓皇家méng羞。
只是太子仁慈心軟,兩位聖上仁愛,才寬宏處置,依是許了楊家xiǎo娘子太子良媛身份,但需在家中反思。這種寬宏千古未有。然而楊家如何做的?楊思儉不知悔改,繼續縱容自家nv兒進出東宮,妄圖以美sè,蠱huò太子。然後是一大堆典故,什麼西施、妲己、褒姒都出來了,說的意思,不是美sè不好,可有了美sè,品行不端,就是紅顏禍水了。太子仁愛,臣很擔心的神馬。
又責備楊敏,先前看到太子有些病情在身,於是厭惡,太子病好了,才追悔起來。這一說,就有些惡毒了。現在事已至此,賀蘭敏之亦死,不顧兩位聖上感受,死命纏住太子,以求得幸。正是青chūn年少之時,如有萬一,醜聲將揚名千古史書。
其實李威與楊敏也不算過份。
詔書不讓楊敏進宮,可實封了良媛,來往一下也算正常的,就是萬一走槍擦火,接入東宮就是。
但裴炎揪住了楊敏以前的事不放,確實楊敏做錯了,也很難說清楚。
對楊敏的種種做派,除了狄仁傑這些略略開明的人,能看得過去,一些酸儒們,到現在還沒有看順眼的。裴炎又抓住皇家的尊嚴與楊家的勢利,以及詔書沒有說准許進入東宮死死不放,就是狄仁傑來分辨,也辨不清楚。
這只是第一炮。
第二炮對準了徐齊聃,卻沒有說徐儷的事,而是說了徐齊聃另一件事。
楊思儉編寫了《瑤山yù彩》,但寫文章未必是唐朝官員中最撥尖的一個,只是許敬宗的副手,於其允許他編寫,不如說是賞賜一個美名。但徐齊聃文章寫得才是真好,許多人皆自愧不如。李治特別喜歡他寫的文章,因此,經常命他教導李威兄弟四人文章。同時本職是西臺舍人,每天要處理許多事務的。因為喜歡,李治特地下了一道聖旨,許他間日一至。也就是“上班”一天,放一天假。
但有可能因為是nv兒煩心的緣故,多喝了幾杯酒,將禁中的事洩lù出來。現在長安依是政治中心,除了少量的事務外,jiāo到洛陽讓李治處理外,處理的事務,比洛陽還要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