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好,國家與唐朝相比,還是貧困,人口基數也不足。能徵召四十萬大軍參戰,可是不能持久,射了一下子,得立即結束,否則會得出大事。但他骨子裡還是一個極端的好戰分子,認為不打吐蕃將士就會鬆懈沒落,而且開戰,只要在大勝的情況下開戰,有許多作用的,樹立噶爾家族的威望,轉移國內的矛盾與壓力。
他也在走鋼絲,可拿捏得恰到好處,張弛有道,正因為他的經營,吐蕃國力至少表面上看在不斷地上升。
這些大道理,自不會與這個莫賀說的,想了想,將那天李威喊去的幾名吐谷渾將領喊了過來,問道:“那天,唐太子與你們說了什麼話?”
其豐一個將領將那天的談話說了一遍。
論欽陵呵呵大笑,道:“這個太子妾有意思的這是先對你們打一個招呼。”
幾個將領皆不作聲。最擔心的就是這個,唐朝也學習吐蕃人不要臉皮子派了大軍過來就燒殺搶掠,那麼吐谷渾夾在中間就遭罪受了。
“可惜他做得還不夠好啊,沒有殺多少百姓,否則這一片草原才開始真正驚謊起來。”
只是燒,與搶,除了反抗的百姓外,真沒有舉起什麼屠刀相比於吐蕃那天在大非川城外大敗後,為了逃命,什麼事兒都做了出來。論欽陵又說道:“可是他早遲會醒悟過來。這個唐太子另類啊,僥倖他是太子,若是為帝王以他的用人能力,就是我想找其中的失誤,也不大可能。若不集中大軍將他擊殺於青海,不僅是我們吐蕃隱患,更是你們吐谷渾人的隱患。”
“那麼這個唐太子想逃到哪裡?”
“那有那麼容易猜到的,不過多半不會逃向且末。”
“為何?”
“且末道遠,許多險峻之所易為我軍設阻。沿途所居百姓又十分稀少,想獲得供給十分困難。一旦處於絕境,想有騰挪的空間都不大可能。不過此人行事大不合常理,所以我也下了命令,讓西域諸兵開始攔裁。”
“那麼他會逃到什麼地方?”莫賀擔心地問。
“你跟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