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也是想國家好,百姓好,言官對太子太苛刻了。只不過想為國家百姓多做一些好事,居然讓言官逼得太子到了“世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或者到了“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的地步。
因此,風向再次一轉,言官們也感到裡外不是人,終於議論聲也小了些。而且這兩個段子傳出去,姚璹江南一行變得輕鬆起來,竟然有一些富戶主動又補借了一些錢帛。一戶人家不多的,幾千戶人家就不少了。居然最後籌集了一百四多萬緡錢的款子。
李威不大放心,多餘的款項,一起放入東宮,那怕父母親之命,也不能挪用。餘下的錢帛還要留作下一年支出。但新的問題又來了,有借有還,後年起開始每年償還近三十萬緡錢款項,就算海市有收入,將這三十萬緡錢一扣除,又能剩下多少?新渠費用又從何處謀得?
第二百七十二章 十二言(上)
第二百七十二章十二言(上)
天就冷了,每天早上起來,窗戶皆籠上了一層美麗的冰花,固然冰清yù;潔,妙象萬千,然而寒氣卻隨著這冰花,悄然bī人心脾。
棧道工程暫停了,不得不停。
天氣冷,手腳不麻利,又在懸崖峭壁之上,也做了一些防禦手段,比如在崖壁下,泊幾艘板子小船,上面有數名水好的民夫,專行營救。起了許多作用,不象在三掉下去水再好,也沒有辦法營救,丹水下游水勢還是平緩的,即便峽谷,水流湧急,也不能與三相比。時有民夫落下水中,立即撈了起來。
很人化的一個舉措。不過天氣冷了,河面開始有薄冰,終是危險。已有了五名民夫遇難。當然,與這樣龐大的工程相比,不算多的。但理念不一樣,李威終是在後世生活了一輩子,不會將百姓看得那麼賤。於是索停下。
只是除灘的工程依然在繼續。
很慢地進行著,大大小小的灘塗與礁石,僅是從草橋關到丹水與漢水匯合處,就有近三百個。徵的民夫也多,兩萬多民夫,還有近百艘船舶協助,然後築一道堤壩將灘塗堵起來,再ōu去水,同樣十分艱難,因為必須通航,最少保證枯水時季深達兩米以上,所以又特別製造了一些很長的水車,不時ōu去積水與涔水。然後一點一滴地將砂石掏空,這些砂石還不能倒入河中,與黃河不同的,水勢平緩衝不走,又要用船拉到岸上,特別一些大礁石,不考慮通航是一道風景,考慮通航則成了攔路虎,這些大礁石就象一個小山似的,更難排除。拋鑿空後,連同泥袋都要拉起來,不能擱在河心。
因此李威離開時,只是鑿出來二十幾個灘塗,還全是沙灘。只能說雖花了不少錢,但是仁政,百姓不以為苦。畢竟薪酬不算薄,工程有可能進行五個月,省吃節用,能攢下六七緡錢。對於農民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能買半頭牛了,或者能抵上朝廷兩年的租庸調製。
其實掣肘工程不是人力,也與財力無關,是材料。特別是鐵,朝廷又要東征,又要防禦吐蕃,用兵始多,盔甲、兵器、車輛都需要大量鋼鐵,農用工具也要鐵,作坊也要鐵器,但這種籠式大法,需要的鐵柱又多,因此,朝廷生鐵資源不夠。
到了冬月中旬,李威開始動身返回長安。呆在丹水,不僅是指揮,還將丹水渠中上游與鄭當渠派了許多人手,再次摸了一下,對韋弘機寫的資料做一個祥細的補充。
剛到藍田關,又聽到訊息。父親不在長安,在華山曲武原下圍獵。之前也發生了一些事,先是大會飲,分樂隊為東西兩部,父親讓李賢主持東部,李顯主持西部,東西兩部比賽勝負以取樂,郝處俊規勸道:“雍王與周王年少,志趣未定,應推梨讓棗,相親如一。今分二部,遞相競誇,俳優小人,言辭無度,恐為爭勝負,言語沒有節制,互相譏誚,非崇尚禮義,鼓勵親睦的做法。”
父親嘿然道:“郝卿遠見,非眾人所及也。”
很正常的一次進諫,但李威隱隱聽出一些,郝處俊言語中對老二老三評價是年少,志趣未定,卻有許多話外之音的。其後李弼暴卒於宴所,為之廢一天飲會。
似乎是樂極生悲。
這條訊息沒有引起李威多大重視,畢竟幾個宰輔當中,劉仁軌不用置疑,郝處俊對自己同樣竭力支援。但跟著另一條訊息,讓李威重視起來。
箕州錄事參軍張君澈等誣告刺史蔣王李惲及其子汝南郡王煒謀反,李惲是李世民第七子,說起來,還是自己的親伯父。但此人胸無大志,喜愛玩樂。在安州離任時,多造器玩,離任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