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部分(3 / 4)

小說:興唐 作者:恐龍王

保養,又要j稅,不全部歸於囊中,總體情況還算良好,不但如此,看到收益,許多商人開始從小船換大船,到泉州訂製。同時因為j易,購買了許多貨物,這也刺jī了經濟。但對這個經濟拉動,知道的官員不多。即便知道,除了少數產業,是大戶作坊得利,不是朝廷得利。因此不會有太多官員關心。

盤問後比想像的稍低,可也能讓人心動。名聲有可能不大好,可是為了收益,許多人皆在放高利貸,這個名聲比航海名聲差的。也聽到死人,又不是家主出海,一名可靠的管事與部曲百姓,部曲的生命在這時代還算人命麼?

這個十萬緡引起的s動,終於將百姓群臣視線從武則天的十二條與北én學士上轉移,然而這時候朱敬則與魏玄同皆派人送來急書,工程出事了。

第二百七十八章 種惡因

第二百七十八章種惡因

臘月無疑是最冷的一個月,但唐朝冬天還是偏暖的。

李威不知,歷史記載最冷的是明末,大寒凝海,黃海都結冰了,iǎ冰河又帶來乾旱,於是明朝亡還有宋朝,是一個偽iǎ冰河期,大雪漫天,汴梁守兵多凍死,開封上的站崗士兵都凍死了。唐朝還好些,一度長江都能讓馴象生存。長安多次出現無冰雪的極暖氣候。

但大寒大暖極端天氣還是很少的,到了臘月,就連黃河許多水流平緩的地段,都開始結上了冰凍。民工在這種環境下勞動,很是辛苦。因此,李威下過命令,讓所有老弱病殘的民夫立即回家,另外對留下的民夫每天額外加五文錢的補助。

可是包括韋弘機在內,都低估了百姓貧苦的壓迫。兩渠到了現在,正式分成了兩段,新開河除了少量洛陽的百姓,大多來自陝州與虢州,丹水渠幾乎沒有長安的民夫,大多數來自商州與均州,少數百姓來到鄧州。這也是一次合理的徵調,畢竟施工地段離家越近,越不勞民。可這些地區徵調的百姓,多是出自山區,或者是貧苦無依的百姓。現在給了他們一個掙錢的機會,也不算薄,又勝在長遠,皆不願意回去。

終究是天冷下來,不是在淤泥裡勞動,可有巨石、笨重的機械,甚至在水邊與在船上勞動,人一凍,身體不靈活了,時有工傷事故發生,有的也掉到河中,會水的人不多,兩渠因此已經犧牲了十幾個民夫。不僅於此,並不是幹手幹腳的,涔水積水,甚至主動用冷水相jī,冷冷熱熱的,病倒的民夫增加,還有許多民夫生了凍瘡。

不考慮名聲,不把百姓當作一回事,這麼大的工程,死幾十個人不算什麼的。楊廣徵高麗造舟,人久在水中長了蛆,還在繼續勞動。比起楊廣,真不算什麼。

可都知道太子是什麼人,再說兩個監督的官員朱敬則與魏玄同,皆是清直之人。想停工怕耽擱工期,不停工繼續下去,一半民夫能病倒下去。

只好先後報急。

李威也覺得此事馬虎了,又沒有其他的好辦法,只有立即下令,帶一些草到工地上,治感冒與凍瘡,讓姚韋二人建幾個大池子,每天晚上派人燒水,調了一批鹽,放在池裡,隨水溶化,這是起消毒作用。再說,人多聚在一起,也容易產生各種疫病。又派人用大鍋燒水,放上茶葉與薑片,取暖最好用酒,一是貴,二是酒喝多了在工地上更危險,用此法稍微暖和一下身體。然後又調一批棉大衣棉襖,一個民夫發一件棉大衣一件棉襖。

最後一項開支很大,棉uā是普及了,但沒有普及到全國,依是貴。另外一個原因,唐朝銅不足,用布帛代替貨幣。布帛是用來穿的,不能當作貨幣用。例如東宮馬上開始囤積,如囤積銅錢,其他地方錢少只能用布囤積,如囤積布,直接減少布匹的使用。所以貨幣不足,也是妨礙了唐朝進一步的繁榮。

加上工藝落後,即使是棉衣,也要脫籽,彈實,紡線,因此一件普通的棉大衣需五六百文,即使一件棉襖,也需兩百多文。開始有棉被棉衣進入百姓家中了,皇宮中也有,冬天便覺得暖和。但並不是所有人家都用得起。

用這幾項改善民工,即使再凍死人,做到仁義如此,也不會有大臣彈劾。當然,又堆了許多錢。

立即實施下去,用快馬將物資拉到工地上,李威則來到皇宮,謹見武則天。

說道:“母后,兒臣有一個不成熟的想法。”

“說說看,”武則天微笑地道,但仔細聆聽,兒子確實有一些地方青澀,可各種奇思妙想,讓人大開眼見,聽到又有想法,武則天十分重視。

“母后,兒臣看了一下,全國銅錢不足。南北朝貨幣不一,民易紊於是隋文帝發五株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