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部分(3 / 4)

小說:興唐 作者:恐龍王

自己得分清對錯、輕重,不能為清名而博清名,不顧國家百姓利益。”李威繼續說道,這一句話說得就有些誅心了。這些言官們臉上有些失李威繼續說道:“黃老之道,是清靜無為而治。此句出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個無為是順其天道自然而治,而不是真正不去作為。史稱西漢黃霸無為而治,乃是西漢治理地方第一能吏。他任刺史時,鼓勵百姓飼養家畜,贍養鰥寡貧困,推行教化,是無為而治,但是不是不作為而治?如果這樣,一個國家需要君臣做什麼?諸候之時,政法混因此商鞅變法,秦強於諸國。然而秦法日暴,終失天下。漢高祖僅約法三章,樹立漢朝。漢朝始久,法又鬆弛,於是武候齊律法,因此以一小蜀,能伐強魏。再如我朝立國之初,百姓或者死於兵戰之兇,或者逃匿於山野,或者逃於突厥南詔避禍,人口三不足一。此時治國是一策,現在人口增加,治國又是另一策。到了以後我朝人口恢復到隋朝鼎峰之時,又是一治國之策。因此,呂氏裡又說,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上善若水,這一句也不是讓人不作為,水依勢而行,人依勢而為,兵依勢而戰,國依勢而變,這才是真正最高的境界,真正的無為而治。治國之本,是國強民富,國家如何強大,百姓如何富裕,這才是臣子的本職。各位去吧。”

話說得如此份上,言官只好離開。

李敬玄皺著眉頭道:“殿下,你飽讀詩書,不能以強理奪天下進諫之路。”

“孤不是奪之,幾項新政還沒有實施,自京城裡,議論紛紛。許多臣民是想讓朝廷更好,可也有一些人是為了博清名附從,這不是可怕的。就怕有心人藉助此勢,煽風點火,導致新政失敗。談利士大夫以為不恥,可什麼叫利,不一定是金錢,有名利,有功利,有權利,皆是一個利字。李相公,想一想,天下間能有幾人做到不為利所動?孤也做不到。因此孤無論作何想法,對什麼人奪其利,也賦其利,減少爭執,不讓天下ā擾。也是稟程了無為而治。”

李威這樣說利,連李敬玄都不能吭聲。

正說著,一個小吏走了進來,說是李威發下了懸賞榜文被一人揭去。也就是懸賞開石之法的那個獎賞榜文。

這個榜文張貼於許多州府,也貼了許多天,一直沒有動靜,或者有人揭去,所謂的方法皆不實用,沒有上報。對此,李威幾乎沒有抱什麼希望了,畢竟千古以來,一直就用那幾種方法開採石頭的。

但稟報給了自己,證明有可能會有作用,李威又問了幾句。就是在長安城中,是將作匠裡的一個工匠揭的榜。

李威說道:“帶孤過去看一看。”

不但李威,其他大臣一道跟了過去。其實兩渠的要求,並不要求象大運河那樣寬廣,更沒有大運河那樣的長度。可是許多人認為李威是好高騖遠,正是山石。能讓山石容易開採,這項工程就不會很艱鉅,如果不能,工程甚至與大運河相差無異。

到了京兆縣衙,縣令連忙迎了出來。

李威讓他將揭榜的工匠傳喚過來,一會兒一個近五十歲的工匠到來。伏下稟報,他名字叫熊jiā言,本長安人氏,原來是一個船伕,後來因為手巧,進入了將作監。後來參與改進了新型投石機工程,看到榜文後,又想到年青在船上工作時,看到大風將桅杆刮斷,桅杆砸下來的威力,又結合了新型投石機的靈感,於是想出一策。

李威道:“帶孤看一看。”

帶到城南一個小院子裡,院裡擺著兩輛車子,但有四角,用四根鐵柱固定在地面上,第一輛車子上樹豎起一個十字架,十字架一端長臂上,是一個圓椎形鐵錘,另一端有許多繩子,固定在兩車中間的平板上。也不是平板,應當利用弓形彈原理製成了機括。機括是透過第二輛小車子上的繩索控制的。

熊jiā言道:“殿下,這是臣民製成的一種東西,因為臣民家庭貧困,所以粗擬地仿製了一下,實用不大。”

又解釋了一下,用人力,將錘臂拉起來,固定在機括上。然後用第二輛車子的繩子開啟機括。本來錘臂長,又加上一個鐵錘,錘臂高高翹起,離地面很高。然後用機括迅速將人臂彈起,這將使錘臂下落的速度更快,夯打在地面上的力量更強。還有一個效用,沒有用平面錘,而是圓椎形錘,壓強更大。當然,現在人們不知道壓力與壓強原理,只知道這樣做,力量會聚於一點。用此法,不停地對石頭進行錘打,熊jiā言製成的這個器械還簡陋了一些,如果材料充足,槓臂會更結實,鐵錘也可以製得更重,夯打的速度不算快,但每一錘夯打下去,有可能等於是幾百個巨大漢舉起一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