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部分(2 / 4)

小說:興唐 作者:恐龍王

住怒氣,問道:“那你說怎麼辦?”

“父皇,允許兒臣主查此案,還這些主動募捐商人的信心。”

薛元超一聽急了,立即說道:“殿下不可,只是一名商人,朝廷出一張制即可解決。若殿下出面,天下百姓會有議論聲。再說,僅是商人,蘇州刺史又是曹王殿下,是宗室弟子。”

“薛相公,你說得好輕巧海市只是一個開始,雖然是孤當初為財政所逼,想出來的應急之舉。可才是開始,一旦繁榮起來,一年可為朝廷帶來兩三百緡錢的稅務,不相信,你拭目以待,這個收益不會需要等候多少年。這才是稅務的,大量的出口貨物到外國,朝廷的產業,各個交稅作坊的稅務,為百姓謀利孤不提了,這又能為朝廷帶來更多的收益。也就是一年五六百萬緡錢。可是此風一開,幾年後就萎縮下來。試問,一年五六百萬緡錢收益,是不是一件小事?孤不知道了,你這個宰相怎麼當的?”

不客氣了,就是宰相也得掌臉

“放肆”李治再次怒喝。

職使相沒有真相職務高,如果是六品官掛的同中門下三品,還是六品官。但權實際使相比真相還略高一些。中令只能掌管中省的事務,侍中只能掌管門下省事務,左右僕射只能掌管尚省的事務。最榮的是以三省長官帶同中門下三省,真正的位極人臣,可到了巔峰,顧忌就會多,就是六部尚帶同中門下三省,顧忌也要重,否則就離貶放之期不遠了。

雖然李威是太子,這樣責問宰相,是不對的。

李威說得再次誇大其詞,可也不是沒有道理,儘管是二王之爭引起的,但此例一開,不僅海市,蕃市、關市與鹽鐵使的收入必然減低,萎縮不好說,可貪墨情況會多。

因此當初裴炎返朝,吏部銓選官員時,也慎重考慮過,應當說除天水才華略欠,可為官清廉,就是為了防止貪墨的,沒有想到下去後沒有多久,就犯了這個錯誤。但是雍王黨也不好指責銓選人裴行儉,咬起來,自己一方更難看。

李威直接閉口。

反正要求擺出來了,同意開工,不同意散夥。

但多數人會意,太子這是漫天要價,等著陛下坐地還錢。張文瓘咳嗽一聲,說道:“殿下,你親自去,是失了體統。不如依臣之見,讓狄仁傑前往揚州查辦此案,如何?”

不能僵持,打一個圓場。

“張相公,也可以,但為了朝廷將來,務必嚴查此案。”

張文瓘苦笑,這件事想小都小不了,連兩渠為此停工了,最少得有幾十官員仕途就此毀滅。

李治還在憤怒,不過沒有吭聲,算是預設。當然,薛元超惶恐不安,心裡面逐磨得立即出去,寫信通知這個不真不假的大舅子。

看到李敬玄在寫制,李治氣得一揮衣袖離開。李威卻立即追了去,然後扯著李治衣袖,道:“父皇,且慢。”

“你還沒有鬧夠?”

“父皇,兒臣有一句話還沒有說。爭可以,其實爭與不爭,兒臣從來沒有過問,是不是太子,是不是將來的儲君,不是大臣說的算,無論再怎麼爭,還是父皇與母后的一句話。所以兒臣一度為了迴避,跑到丹水。”

李治沒有作聲,也不相信。心裡說,我都想廢了你,讓老子安寧幾年,可大臣同意不同意?

“但不可誤了國事。開柘疆土遙遠,只說海市。海市現在規模小,未必珍惜,過幾年父皇可以看一看,對國家有多重要。將來不談,就是眼下,都會影響募捐,沒有了充足財政,兩渠如何施。而且計算一下費用,有可能丹水渠竣工因為經費,還要推遲一年兩年。”說到這裡,忽然附在李治耳朵邊說道:“其實沒有這件事,也要停下。丹水渠父皇沒有去看,到處是泥濘,百姓過得苦,兒臣反覆規勸,百姓為了一天那幾十文錢就是不肯離開。許多民夫倒了下去,不停不行了。”

李治差點氣暈,問道:“你剛才為什麼不明說?”

李威一翻眼睛,心裡想,我剛才明說了,你還會同意讓狄仁嚴查此案?

李治也反應此節了,更氣得眼睛綠綠的,想要吃人。不過一會兒又想到了一件事,這個孽子,雖然胡鬧,每年都會做一些不成體統的事,但沒有拿國事來胡鬧,想通了,漸漸怒容消失。忽然大笑了幾聲,也沒有理李威,徑直離開。

這對父子的表情,讓隨行的太監,遠處觀望的大臣,一個個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第三百零二章 元不是池中物(四)

薛元超開始送信到蘇州。

用快馬送的,現在也沒有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