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國不是一次兩次,即使奉旨受諸司啟事,能實質處理政務,李威也沒有當真。
……
天又涼了幾分,卻是不冷不熱的一年最好時光。
又監了幾天國,就是看一些奏摺,然後觀摩各個大臣如何處理的。不能說一點作用都不起,處理奏摺時不是想當然就當然的,地方呈上的奏摺,公說公的理,婆說婆的理,又不能一一派人下去調查。因此,有的會立即處理,有的是權宜二字,有的會派人調查。這需要智慧去甄別。還有各個相關的輕重,程式,禮度等等。如果一開始李威就接手的話,非得洋相百出,甚至有可能成為第二個王莽,將下面得民不聊生。
不登基罷,一登基這個學習很重要。
就象武則天,也是如此,如果不是李治一步步引導,縱然有野心,也做不成nv皇帝的。
這一天,回到東宮,碧兒說道:“狄蕙狄好來信了。”
說著將信jiā給他,也沒有說其他,只說已平安到了揚州,還與楊敏徐儷二nv見了面,勿勞牽掛云云。
這使李威想起另一件事,楊思儉與徐齊聃。不是大錯,處罰也處罰過了,現在與父母親關係融洽,機會很難得的。想登基還是十分遙遠,不如辦一些實事。
於是第二天等到各位官員商議完畢,李威悄聲詢問李敬玄:“李相公,孤想將楊思儉與徐齊聃從嶺南召回,不是召回京城,在山東兩淮之地,擔任一名刺史,或者長史之類,你意下如何?”
李敬玄沉一下,說到底,太子對徐楊兩家的nv兒還是有些留戀。當然,他不會掃太子的興,卻在考慮事情的後果。上一次於其說是裴炎掰倒了楊徐,不如是皇帝本人不開心。但現在與上次又有些不同,既然皇上能讓那兩名粉頭進入東宮,大約心情不是很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