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不能直接打,諾曷缽到來正是時候,不僅給了戰鬥正名,使一些吐谷渾將士心理消積,不知如何自處,同時也能迷惑論贊婆。然後是一步步地調步,將論贊婆手中大軍引到不該去的地方。
戰爭開始了。
但再次出忽論贊婆的預料,兩支大軍一南一北直撲承風嶺,南面的是唐朝大將曹懷舜率領的,從結羅城到清平砦,再到鐵接子,此次距離並不遠,只有一百來里路。只是道路不是很大,也是河謹地區一個要道。另一邊薛訥輕騎出河源軍,從麓牛峽出承風嶺(注)。興唐346第三百四十六章非川悽草(四)
這一條道看些難走,風景卻是很美麗,旁邊就是翠山,這條山脈一直延伸到赤嶺,可山上多樹木,蒼翠可愛,所以當地人稱為翠山。因為水草茂盛,又有許多牧民在此間放養著大量犛牛。不過大戰一觸即,規模遠不及以前。
無心留戀這美景,匆匆來到承風嶺,卻看到曹懷舜大軍在承風嶺前停了下來。兩人級別不一樣,可是太子臨行前的安派,也不得不過問一下。問道:“曹大將軍,為何不進攻?”
“薛訥你來看看……”,曹懷舜指了指山光
承風嶺道路也不小,然後這一次攻打承風嶺,不是攻承風嶺,吐蕃人在承風嶺上並沒有駐紮大軍,但在兩側山嶺上各駐紮著一支軍隊,修了堅固的營薦人數不多,各看千人。
嚴格說起來,對行軍並沒看多大陰礙,但終是兩個釘子,不撥掉,放在哪裡,隱隱是一今後患。但若是攻打,依仗山勢,吐蕃又有防備,在上面存放了大量的糧食,甚至各有一道山泉可以當作飲用水,拖一拖,吐蕃必然派人前來援助。因此,藉此次機會吐蕃人無法兼顧之時,將這兩個釘子撥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