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部分(1 / 4)

小說:興唐 作者:恐龍王

也不用看了,失去了白蘭羌,等於切斷了吐蕃與吐谷渾的來往,吐蕃人如何統治?

還有一些話李威沒有說,不僅是這樣,大積山還有兩條通道,比較難行走,可作奇軍,直插白蘭羌。也不全是唐軍作戰,到時候幾萬党項人戰士就可以出征了。其實切斷以後,吐谷渾人會自己將他們那個莫賀可汗推翻,向大唐求饒,又可以從吐谷渾徵兵。

難度還是很大的,但比將整個吐谷渾囊入懷中要好。

這是一個設想,能不能實現,李威一點信心也沒有。不過先給諾曷缽一個盼頭,又說道:“吐谷渾若是不附吐蕃,朝廷會讓誰做吐谷渾的可汗?永遠是你,就是你等不到,也是你的長子慕容忠。”

這裡又打了一個埋伏,九曲河湟是不會再給吐谷渾了,失去了這兩塊地盤,吐谷渾只好永世替唐朝養馬吧。除了大非川少數地區外,赤嶺以西的地區大多數是苦逼之地,沒有辦法生存。到後世還有許多是無人區。吐谷渾無法壯大起來。還有吐蕃,也是如此,元明清之所以安份,是因為分化了,一個個部落。這就是多樣性,沒有一個強大的王權存在,這一片地區才能真正和平,中原人不飽受侵略困擾,吐蕃人自己也不受戰火牽連。

但刻意不提,提起諾曷缽也許不識大體,現在就要爭。撒慌也不行,此次青海之戰只要不出現大的失誤,就是現在的戰功也可以交待過去,況且已經替朝廷在九曲柘土一萬多平方公里。基本上隋朝的澆河郡收復回來。那麼自己一旦回到京城,很有可能距離帝位只是小半步之遙了。因此,算是君無戲言。飯可以亂吃的,話卻不可能以亂講的。

又說道:“吐蕃是大國,任重而道遠。今天收回部分河曲之地,只是一個良好的開端。然而論欽陵已經回吐蕃調大軍前來,我猜得沒有錯,恐怕就要抵達。你也看到河曲之地道路有多長?若不是立即將城池築起來,我們只有十幾萬軍隊。若是吐蕃再來個四十萬大軍,我如何應對?”

諾曷缽無言。

“放心吧,築完了城,百姓以及他們所帶的財產,如約全部奉還於你。”

將諾曷缽打發走了,也不敢呆,諾曷缽與他身份一樣,人是一個人,可象徵意義很大,許多吐谷渾人不服莫賀,正是因為諾曷缽依然活在世間。諾曷缽自己也知道,因此退回鄯城,比較安全。

李威在這裡築城,那邊論贊婆要吐血了。

戰爭勝負有很多種因素,若是在大家起點一樣的情況下,指揮的將帥捕捉戰機能力,卻成了一個重要的因素。就象這一戰,青海很大,現在又沒有一個衛星,又沒有一個電話。因此,只能憑智慧將敵人的用意想出來,再將敵人的主力找出來,然後佈置全殲。不然就象論贊婆這樣,他將主力放在海北,李威卻已經將洪濟橋與百合三城收入囊中,甚至跑到大非川溜達了一圈,俘獲了大量百姓回來。等他反應過來,唐朝已經龜縮到城中,如何殲滅?

上次輸得大意了,這一回卻是徹底地輸了。

正在佈置,靜等佳音,訊息源源不斷傳來,終於唐朝出軍,到達大撥鬥谷。可是突然停了下來,開始紮營,在修堅固的營寨。若是沒有佈置,可以立即出擊的,這個營寨一修,多扎人眼了?西指伏俟城,下面威脅魚尾軍。若是與赤嶺大道駐軍配合,可以在海北任意縱橫。可是此時大軍卻在遠處佈網。

眼睜睜看著一座堅固的大寒倚著寒冷的谷口立了起來,卻無能為力,這才發覺上當。明顯了,若是偷襲魚尾軍與伏俟城,何必這樣大張旗鼓地修營寨?這就是李威第二個用意。

正在這時候,南方的求救訊息送達。先是曲水軍的,後來卻成了一封封失敗的情報,曲水軍幾乎全軍覆沒,城內物資掃蕩一空。然後洪濟橋、百穀城、宛肅城一起失守,甚至因為害怕唐朝人,樹敦城、曼頭城以及赤水川等地一一派人前來求救。還不算,那個唐太子帶著大隊人馬跑到大非川大大方方旅遊了一趟,押著無數百姓返回了洪濟橋。

聽到這個訊息,論贊婆捂著胸口,一陣陣絞痛。羞侮之下,都不好意思見侄子。~~~~!~!

第三百五十二章 枯骨接翠(二)

看著城牆一天天垂得高大起來,革威說道!“著才是與談糊陵論戰的資本啊。”

李謹行沒看否認的,這同樣是一個奇怪現象,越是看軍事天賦的人,對論欽陵越是迴避三舍,越是不懂軍事的,反而能“藐視”論欽陵。他們所在的正是百穀城下,洪濟橋與宛肅城池處要衝,已經施工完畢,宛肅城容易一些,將護城河加寬加深。洪濟橋工程稍一點,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