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其多年不孕,便去祈禱軋犖山,遂於來年正月初一感應生子,因以名之軋犖山。
軋犖山與木薩一樣乃是胡語,翻譯過來就是“戰神”之意。年輕時的安祿山根本無心於在聖教之內發展,毅然投入大唐邊軍。待其發跡成為大唐天子寵臣,身兼三鎮節度使後方才重新將目光投向聖門,一出手便是強力扶植彼時在爭位中仍處於絕對弱勢的言如意登上木薩之位。
而後的十五年間,兩人一掌軍政,一掌教務,配合的異常默契,遂使三鎮節度之地與聖門同時走上蒸蒸日上的興盛之路,並最終於去年同步發動,一舉斬下了道門與大唐半壁江山。
只是沒想到,自來始終遊離於聖教之外的安祿山在行將稱帝的時刻卻將目光盯上了聖教的控制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