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又看穿了人世歡樂滿足的虛幻不實。他祈望人都不要出生,因為出生本身就是一個悲劇。所以,他不結婚,不生育,等於是免除了一個悲劇的發生。
叔本華深刻的哲學從根底上否定了人生意義的可能,從徹底的放棄中,洞悟到了人生的真相,從而清除了生存意志在生命中的合理性存在,同時也清除了其伴生的負累和負擔,以及由此產生的無盡煩惱和苦憂。使人生變得清淨和單純,直接指向生命本身。
有人指責叔本華哲學的悲觀和消極,因為他無情撕破了人生虛假的表象,以最徹底的姿態向世界宣告了人生的虛無和無稽。當然,他不是要人都去自殺或活在悲苦之中,他的真意是要滅絕產生慾望和痛苦的生存意志,以徹底的悲觀和絕望為底色,來描畫人生的圖景,以最決絕的姿態來和人生決裂,從而擺脫掉蠢子式的生存,在精神上獲得徹悟,昇華和解脫。
人生的意義只有在它被徹底否定之後,才能顯現出來,生命的實在也只有在絕對虛無的悲景上才能凸顯。只有把人生先驗的看成一場悲劇,死亡才會變得可喜,只有把人生的痛苦無奈和不幸看成是一種必然,才能夠更平靜的忍受它。這是叔本華哲學在今天給我們的啟示
末日,在笑聲中到來
世界末日
對於不是自身造成的,不以人類意志為轉移的災難,我們便會感到格外的恐慌。因為人禍我們還可以透過改善自身的行為而使之避免,而面對天災,我們就會顯得無能為力。一顆不可預期的小行星的意外來訪,就足以使我們的整個文明化為烏有,眾多的末日教派都是以此為依據,來建立自己的宗教的。他們注意的是世界末日,而不是個人的死亡,雖然兩者並沒有什麼區別。但由於個人的死亡每時每刻都在發生,司空見慣,而世界末日我們卻還沒有看到過,當然會對我們產生*力了。而實際上,世界末日並不比個人死亡使我們失去更多的東西。死亡對於死者來說,就是世界末日。世界末日每天都在發生著,發生在每個死去的人身上。
不論天災人禍抑或世界末日,其最壞的結果,不過就是死亡,大家一起死,還是自己一個人死,並沒有什麼不同。更何況,世界末日還不曾來臨,在現階段它還只是人類頹廢心理的一種表現。即使將來世界末日來臨了,它也沒有什麼可怕,我們甚至會為此感到自豪。因為此前的人類還不曾有過如此的經歷。我們把宇宙事件納入自己的人生體驗,充實完滿的活,充實完滿的死。
末日,在笑聲中到來
曾有這樣一則寓言,劇場的後院著火了,一個丑角到前臺來,對坐滿劇場的觀眾說後面著火了。可人們並不相信他,以為他是在表演,他說得越真切,人們就越以為他是在表演,並用大笑來表示對他演技的讚賞。寓言最後說,世界末日一定也會如此,會在喜劇中到來,而宣佈世界末日者,也會理所當然的被認為是一個丑角。然而,在同一個舞臺上,也曾有正劇乃至悲劇角色宣佈過同樣的訊息,但他們都無一例外的被觀眾趕下了臺。由於角色的關係,他們的樣子過於嚴肅,話語過於鄭重其事,人們無法說服自己不相信他們。但相信他們,就意味著要起坐離席,走出劇場。而所有人都不願意放棄自己所佔有的那個位置,他們寧願相信那個失火的訊息是一個謊言,是傳遞者的危言聳聽。而那個丑角就不同了,人們既可以把他的話當成搞笑的噱頭,從中愉悅自己,又可以把那個丑角帶來的訊息本身輕輕帶過。其實,人們並非不相信丑角的話,只是假裝不相信,因為如果相信了丑角的話是真實的,那就會失去了坐在劇場裡的快樂。末日必定會在喜劇中到來,必定會在人們的笑聲中到來,這不是“天意如此”,而是人們的選擇。
末日來臨
當世界末日來臨時,整個世界陷入一片恐慌,有的絕望自殺,有的痛哭流涕,更多的人皈依了上帝,在虛幻的信仰中尋求安慰。教堂的鐘聲莊嚴的響起,人們似乎超越了塵俗的生活,進入到了神的境界。所有的紛爭、計較都息止了,人類比任何時候都有一種同命相依,同病相憐的感覺,大家親如姐妹兄弟。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實現了真正的和平,世界大同的祥和景象終於在世界快要結束時出現。人們過著一種簡單樸素的生活,不再象從前那樣,守在電腦電視麻將桌前打發生活。大家坐在一起聊天,看樹枝上嘰喳跳躍的小鳥,對地上游動的一對螞蟻羨慕出神。人們開始真正閒適下來,過著一種無所事事的日子。沒有人再去自殺,也沒有人再象開始那樣情緒激動,都平靜下來,似乎已經習慣了即將到來的整個世界的死亡。
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