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2 / 4)

小說:真有意思 作者:男孩不逛街

城:其實不止是這樣吧。我原來做過一個訪談節目,我覺得一個談話好不好的標準就是看談話中聽到過笑聲沒有。

陳魯豫:那也不一定,觀眾如果很專注地去聽了,那麼也不一定就是笑過,也可能是哭了。而且專注也算是一個指標。就是你自己感覺是不是舒服,如果你自己舒服了那麼也算是一個標準。觀眾在該有反應的時候有了反應就是一個好的標準。

封新城:《魯豫有約》的節目流程是什麼樣子的?

陳魯豫:對於我不想採訪的人,我可以提出來,就可以不採訪,也就是我有最後發言權。因為最終是我來呈現節目,如果我認為這個人不好,那節目效果也不會好。但是我會控制在一定範圍內,因為必須保持節目的順暢,而且我們有互相說服的過程,編導也可以說服我,我也會信賴我們這個團隊。我會盡量保持距離,如果我什麼事都管,只會把自己累死。我們開選題會之前他們會準備一些選題,在會上給我看,我說哪些可以哪些不可以,然後他們再去操作。在錄製節目之前,我們還會有探討文案的過程,我也會給出一些意見。對於嘉賓,編導會給我一些文字的提示,比如這個嘉賓的談話的感覺,但是這些不一定準確。這個是我們的流程。

陳魯豫:天生一個訪談家(2)

封新城:編導給出的印象是不一定準確的,因為每個人面對不同人都會有不同的狀態。

陳魯豫:對,還有一點,我和嘉賓的地位是平等的。還有一個問題是這樣的,觀眾會把一些明明不是從我嘴裡說出來的話安到我身上。

封新城:這個是影響力的問題,換句話說,你成為了這一型別主持人的代表了。《魯豫有約》現在實際上有很多變化,比如有一集是講一個北漂的男孩,在火車站等自己的網路情人,這集用到了大量的紀錄片的元素。

陳魯豫:對!我們開會的時候也談到了,以後的節目,不僅要內容百無禁忌,形式也要百無禁忌,比如你剛才提到的紀錄片的形式,也可能我要出去採訪。在內容上,我也不想總是記錄過去發生的事情,我覺得應該多記錄這個時代。

傾聽需要足夠的自信

封新城:你老闆(指鳳凰衛視總裁劉長樂。——編者注)評價你的三個特點是“準確的提問、及時真摯的感嘆和溫和的聆聽”,你怎麼看?

陳魯豫:我覺得傾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首先,傾聽需要足夠的自信,我覺得愛搶話的主持人其實是不自信的主持人。其二,對待不同的人,我會用不同的語言方式去交流。第三,有時候裝傻也是很重要的,只有裝傻,才能得到嘉賓的證實。還有一點,我很敏感,作為一個採訪者,敏感是必須的。(封:還有一點是感嘆。)對,我會說“天哪”,“真好”,有時候我會連續地說“真好”,我還對一些比我小的人說“大哥你沒事吧?”,這話只是對比我小的人,真的對比我大的人說,就不好玩了。

封新城: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和竇文濤合作一個廣播訪談節目,當時很多名人第一次參加的直播節目,就是那個節目。當時我寫了一個隨筆,叫《訪問心靈》。每次看你的節目,我都會想到這個隨筆標題,我覺得這是採訪的最好結果。

陳魯豫:我認為不可能訪問全部的心靈。最好的狀態也只是對方把他的心靈開啟了一個角落,並讓對方看到。訪問心靈,是我想達到的目標。《南方週末》的記者有次採訪我問到我的秘密武器是什麼,我覺得是“讓嘉賓在我採訪的過程中愛上我”。我所說的“愛”指的是欣賞和信賴,我覺得這和你所說的訪問心靈是一個意思。訪問心靈就是讓嘉賓把心開啟,但只有嘉賓信任自己,才會把心開啟。

封新城:你算是採訪的一個範本了,我們注意到你一個採訪很特別的道具就是黃色的沙發,是你自己選擇的嗎?

陳魯豫:這個沙發另外有一個節目也用過,我覺得是有一定的道理在裡面。現場的打光,對觀眾以及現場嘉賓的視覺緩和,應該有一些視覺心理的東西在裡面。要是擱一個別的顏色都不如這個黃色靠譜。我覺得放一個沙發就要讓我坐得很舒服。而且《南方週末》的一個記者注意到一個細節,就發現我們的椅子是可以分開的,而且可以加長,但是我的椅子永遠就是一個大的,為什麼?我說第一因為我們的錄影棚很窄,兩個人不能挨太近,否則景別就會出現問題,第二是你問了以後我才總結出來的,就是我們的那兩個椅子可以讓腿捱得特別地近,如果是老人小孩還可以,但是一般人就會覺得離得太近了有點彆扭,需要稍微有點距離的。就是中國和外國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