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1 / 4)

小說:日本走向何方 作者:片片

關係正在深化,其“實態”正在促進著制度化,而制度化應有的狀態還是從“單邊”轉化為“多邊”,也就是形成自由貿易圈。為此,東亞各國需要具備協調與合作的精神,透過共享地區整體的利益,促進實現國家利益。佔有地區內一半的GNP,在WTO中有最豐富經驗的亞洲國家——日本,對於加強WTO以及與它整合、互補的地區經濟一體化,應當發揮主導作用。

維護中東地區的穩定

對於能源短缺、一次效能源80%以上都依靠進口的日本來說,確保石油供應是必不可少的因素,而日本90%以上的石油進口來源——中東地區的穩定是其核心利益。回顧日本在20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中受到的影響,中東地區穩定的重要性就可想而知了。理所當然,日本必須不斷開發替代效能源,但暫時確實沒有能夠一下子扭轉日本脆弱的能源狀況的好方案,因此,今後中東地區的穩定將繼續對日本的能源安全保障起到關鍵性作用。日本所能做的是:維持與中東產油國家的友好關係,透過外交途徑參與解決巴勒斯坦問題,支援伊拉克復興等。

海上航線的安全

作為海洋國家、通商國家的日本能否取得繁榮,取決於在國際自由貿易體系下,如何維持、發展與世界各國的和平貿易。為了做好這一點,除了上述幾點之外,還需要確保結合產油國等資源出口國與日本、日本產品出口市場與日本之間的海上航線的安全。目前,日本每天進口的石油相當於三艘巨型油輪的運載量,其渠道大部分是從中東經過馬六甲海峽,再從南中國海往北,最後到達日本的航道。假如這條航道的安全受到威脅,日本的經濟活動將會停滯,並受到致命的打擊。這條航道是日本的“海上生命線”,其安全無疑關係到日本核心的國家利益。支撐它的是以第七艦隊為核心的美國海軍,不過,除此之外,還需要改善與海上航線有關的印度、東南亞各國的關係,積極參與處理海盜、恐怖主義等問題的國際合作。

以上談到的幾點,既是日本核心的國家利益,又是能夠與很多國家共享的國際公共財富,對國際社會的和平與繁榮非常重要。政府應該推動有關國家核心利益方面的討論,努力獲得國民的支援和理解,投入必要的預算和人員,積極展開外交。

電子書 分享網站

日本應該如何與中國打交道(1)

第四章 中日關係新思考

二、日本應該如何與中國打交道

(1)超越歷史

(A)比較日本與德國

在歷史問題上,日本經常被拿來與德國進行比較。最典型的一種論調是:德國已經實現與周邊國家的歷史性和解,但日本卻沒有,所以未能超越與中國、韓國之間的糾紛。不過,由於德國在很長一段時間處於東西分裂的特殊狀態,所以沒有像日本那樣與周邊國家締結和平條約。既然日本與德國各自的戰後處理方式不同,那麼單純地比較並評價兩者的應對方式就是不妥當的。不過,德國在解決這一問題上確實取得了很大成就,可以說,如果德國與法國沒有達成和解,歐盟就不可能誕生;如果德國與波蘭沒有達成和解,歐盟的擴大也不可能。當今,歐洲能夠以歐盟的形式,不僅在經濟領域,還在政治、外交領域展現出超越國家層次的共同謀求發展的態勢,其中一個很大原因確實是各國“超越了歷史”,並在“再也不重複悲慘的過去”這一強烈追求上達成了共識。

不過,我還是認為,拿這些歐洲的案例,批判東亞國家在這方面的遲緩和日本政府的態度,言之尚早。作為日本的外交官,我深知日本是踏踏實實地處理戰後問題,認認真真地追求超越歷史的。例如,處理與東亞各國的賠償請求權問題、透過ODA支援東亞各國的復興與開發(歐洲則是透過美國的“馬歇爾計劃”取得復興的)、明確表示“謝罪”之意的村山首相的講話等,無疑反映出日本對歷史的負責任的態度。日本卻沒能找到相當於德國納粹那樣的承擔歷史清算責任的特殊物件。周恩來總理曾表示,中國把日本軍國主義者與一般的老百姓區別開來,把戰爭責任歸咎於前者的方式,放棄政府賠償,對中日邦交正常化起到了推動作用。可是,在從戰前至戰後有一定連續性的政治狀況下,日本沒能像德國一樣以“加害者限定論”總結歷史,只好採取了“大家都有責任”的形式。再加上,由於日本在戰爭中經歷了原子彈慘禍、沖繩血戰及其後的悲劇,在中國東北(滿洲)的日本人在戰敗後也遭受了磨難(有的被蘇聯送到西伯利亞勞改,有的留在中國),日本人的意識中同樣遺留著“受害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