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韶搖了搖頭:“對於不肯歸順不肯投降的,蒼耳你有什麼好辦法嗎?按這些胡人的說法,我們在臨朐殺了他們十萬人,這些人的家人,親友恨我們入骨,又怕平時在青州各地作威作福,欺壓漢人慣了,受到報復,這才會逃到廣固的,他們看到我們漢人的平民弱者就下死手,我們攻打他們就是不仁義,哪有這樣的道理?我倒是覺得,對於這種冥頑不靈,與我們大晉,與天下的漢人對抗到底的胡虜,那就堅決消滅,這也是一種立威,參合陂的拓跋矽是殺投降的俘虜,當然有違仁義之道,但這些是不肯投降的,那就是敵人,我們攻殺敵人,有何不可?”
不少將校們都紛紛點頭稱是,檀韶的臉上也閃過一絲得意之色,看著一直沉默不語的劉敬宣,說道:“我認為,阿壽哥做的並無大錯,雖然大帥定下了不得屠殺燕國百姓,不得誅戮鮮卑族人的軍令,但那是對於不反抗我軍,願意當我大晉子民的那些胡人,而這些胡虜進城是為了跟我們為敵的,那就不適用這條軍令,雖然將他們斬殺後堆成京觀有些殘忍,但那也是事出有因,阿壽哥沒下這命令,而司馬將軍率部為之,可以當成斬殺敵軍論處,因為其堆積京觀有違仁義,那功過相抵,不賞不罰,是最好的處理方式。”
沈田子馬上跟著說道:“我同意阿韶的意見。”
不少舉起右拳的將校們也都齊聲附議,王鎮惡的聲音在這一片附議聲中響起:“我請大家注意一點,那就是這些鮮卑人為什麼會從青州各地趕到廣固入城,難道都是為了跟我軍為敵作對嗎?我們漢人在受到胡人攻擊時,也是第一反應是躲進堅固的大城中自保,是不是個個都想著領了兵器集中在一起就可以殺胡人報仇了?”
剛才還喧囂的大帳,一下子變得安靜了下來,所有人都開始思考起這個問題,王鎮惡的聲音繼續響起,冷靜而平和:“天下的百姓,無論是漢是胡,都沒什麼雄心壯志,都是隻想平安地活著,對於打打殺殺這些事並不是太熱衷。”
“造成這種鮮卑人全跑來廣固的原因,不是他們想跟我們為敵,或者是有親友在臨朐戰死想要來報仇,而是因為他們害怕,他們畏懼,他們甚至害怕平時還算能和平共處的漢人鄰居們藉著這個機會對他們反攻倒算,趁機搶奪他們的財物甚至是害他們的性命。”
“在這種時候,他們只想跟自己的本族人在一起,指望著有人能保護他們,拯救他們。而我們應該做的,不應該是把他們推向慕容超一邊,讓他們和南燕一起滅亡,而是應該讓他們明白,以後能保護他們的,不是慕容氏的燕國,而是我們大晉,在我們這些漢族將士!”
沈田子不屑地說道:“王參軍,你跟我們在這裡說得義正辭嚴的有什麼用?你有辦法讓城中的二十多萬鮮卑人明白這個道理嗎?”
王鎮惡嘆了口氣:“本來可以讓他們明白這個道理的,這也是大帥為什麼要制定不得隨意屠戮南燕百姓,主要就是這些鮮卑百姓的原因,只可嘆有些人連為什麼要制訂這條軍規也不明白,任意行事,打著報仇的名義來滿足自己的殺戮之心,用這些百姓的首級來給自己爭奪軍功,最後結果就是這樣,壞了大帥的大事,也不知道會因此而造成我們多少不必要的傷亡!”
檀韶的臉色一變,轉而沉聲道:“王參軍,你有什麼資格說這樣的話?照你的意思,難道阿壽哥斬殺這些南燕的鮮卑人,是為了軍功首級?太可笑了!阿壽哥在臨朐之戰可是立了大功,殺敵兩萬餘人,戰後論功是一等,他需要靠這一萬多百姓的首級來為自己取得軍功?”
王鎮惡冷冷地說道:“我說的可不是阿壽哥,他可沒有下令屠殺這些鮮卑族人,最多隻是因為要安葬我們那些慘死的百姓樂師,沒有來得及阻止這場殺戮,也縱容了司馬國璠去堆京觀罷了。但阿壽哥作為主帥,沒有約束部下的責任,也是無法避免的。我真正覺得應該治罪的,是司馬國璠,還有他的部下!”
眾人的神色不約而同地一變,四處開始張望,想要找到司馬國璠,向彌一邊看,一邊喃喃道:“真是邪了門了,這司馬國璠去哪兒了?我說怎麼感覺少了一個人呢!”
劉穆之的聲音緩緩地響起,帶了幾分嚴肅,全然不同平時的那種隨和:“現已查明,司馬國璠受人指使,唆使部下為了軍功而屠戮平民,而此人因為害怕進一步的調查,在被王皇后拘押等待訊問的時候,靠了那些指使他的力量,殺害了守衛,叛逃了!”
此言一出,舉帳皆驚,向彌睜大了眼睛:“什麼?!叛逃了?!這,這怎麼可能呢,司馬國璠可是禁軍大將啊,還是司馬氏的宗室,他怎麼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