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道:“知彼知己方能百戰不殆。兵臨城下,竟還不知對方統領是誰?”說著環視眾人,眾皆慚愧。陳衷紀繼續道:“陳某來時,已替你們打探好了。神機營的統領叫魏安,先鋒是鐵頭。這個魏安是魏忠賢的義子之一,能力尚可。三千營的首領黃章,此人乃是合州城外被你們殺頭的黃序銘的兒子,跟義軍勢不兩立。所以,魏閹用他統領三千營。至於五軍營的統領乃是魏俊,聽名也都猜出來了,他也是魏忠賢的義子之一。而魏孤行則為三軍經略,總督全軍。這些人,都不算平庸,算得上是魏閹的心腹干將。此次傾巢而出,擺明了是要將義軍一舉殲滅。”
等他一說完,眾將心裡已經有些佩服了。人家遠在海外,對中土的事兒比自己還了解,果然是能人異士,怨不得谷昭這麼佩服他。
谷昭道:“既然他們是窩狗子上陣,自然能串通一氣,協調一致。”
陳衷紀搖頭道:“魏忠賢跟你想的一樣。但卻忘記了‘人心隔肚皮,做事兩不知。’親兄弟還有反目的時候。何況他這些義子乾兒,本來就是為了一個利益二字強扭在一起。一旦,有利益之爭的時候,這些人便會露出本來面目。更何況還有一個黃章,他是為報父仇方跟魏閹走到一起的人,所謂小人和而不同,黃章如何不想在這場大戰中,壓過魏閹的兩個義子,樹立自己的聲威,鞏固自己的地位。所以,衡陽的三千營雖然路途最遠,但以陳某來看,他們必是第一個到來的敵人。”
武犇讚道:“軍師這麼一分析,把我們這些日子的擔憂困擾全都解開,真是撥開雲霧見日出啊。現在,武某心裡一片敞亮。”
王安道:“可這些都是軍師的分析,萬一一步分析錯誤,豈非太武斷了些呢?”
陳衷紀讚道:“王將軍擔憂的好,沒有一萬,就怕萬一。現在是一失足便成千古恨,謹慎要得。”
谷昭道:“陳軍師可有破敵良策?”
陳衷紀胸有成竹,走到戰圖前,道:“你們其實早已將戰場擬定,當年鞏固浦城,確定三城防禦之人,確乃帥才。浦城將是跟魏孤行決戰之地。但這之前,必須先剪除其羽翼,削弱他的勢力。讓敵我雙方軍力相仿,方有一戰而決的把握。”
武犇道:“軍師是說各個擊破?”
陳衷紀點頭道:“你剛才不是提到那個丁勝休了嗎,我們得感謝他,三路明軍中最為棘手的便是神機營。他能多脫一日,我們便多一分勝算。”
武犇道:“那他們豈不……”
陳衷紀道:“做大事者不拘小節,再說是他們自行前往,關卿何事?”
谷昭道:“我們怎麼做,軍師請速速安排。”
陳衷紀指著戰圖,比劃道:“‘任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集結所有兵力,少量留守,全力出擊,務必在明軍形成合圍之前剪除其兩翼。”
谷昭將陳衷紀請到帥臺,陳衷紀也不客氣,一腚墩上,手拔令箭:“武犇何在?”
武犇站出道:“末將在。”
陳衷紀道:“以本軍師看,黃章報仇心切,趁著撫州有變,必然會以為是義軍在與神機營開戰。所以,他會悄悄藉助騎兵的優勢,迅速抵達石城。因為,石城離福建最近,然後再從寧化一帶進入福建,襲擊我後方。所以,本軍師命你率領義軍僅有的一萬騎兵再加上那些前來投靠的江湖人士,迅速前往寧化,務必將黃章主力吸引在寧化一帶,待我主力一到全殲黃章,則武將軍為首功。”
武犇道:“得令。”
陳衷紀又道:“王安,許巍。”
二人出列,道:“在。”
陳衷紀道:“命你二人,帶領三萬人馬屯守浦城、松溪。二城若失,提頭來見。”
二人道:“得令。”
陳衷紀來日雖短,但已從谷昭口中得知,這二人極為謹慎,派他們守城最好不過。
陳衷紀道:“其他將領帳前聽令,即刻拔營前往寧化。”
眾人得令,紛紛回帳辦理雜務。武犇皺著眉頭來找谷昭道:“陳軍師為何如此孤注一擲,他憑什麼認定黃章一定會從寧化入境。而且,會趕在別人前頭。倘若這個時間,神機營或是五軍營的大軍提前來到,就區區三萬人馬,如何抵擋?咱們哪裡能來得及回援?”
這一連串疑問也是谷昭想問的,他也被這個問題困擾。勸道:“衡陽到福建,走石城寧化確是順風順水的近路,至於他為何這麼自信,待會我去問問他。不過,這個陳衷紀謀略過人,有些事情我也要看很久才能明白。”
武犇將信將疑走了,前來投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