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
我不知道也不敢說過去的亞洲藝術節的情況,但我相信鄂爾多斯舉辦的這場晚會在西部地區地級市中應該是無與倫比的。下屆舉辦地雖然也是西部城市,但是重慶是直轄市。
這屆亞洲藝術節既是中國民族地區經濟文化在亞洲各國友人面前的展示,也是內蒙古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的一個展示。
祝福鄂爾多斯,祝福內蒙古,祝福中國,祝福亞洲! 。 想看書來
北京朝陽教師年績效3。16萬遠低於人均水平
看了各大網站《北京朝陽中小學教師年績效萬》的文章,意在介紹介紹績效工資提高了中小學教師工資水平,為即將全面推開的事業單位工資改革造勢。
文章提到,北京市朝陽區政府從2009年起,斥資數億元用於區內中小學教師績效工資的改革,其中義務教育階段的中小學教師每人每年將平均發放萬元的績效工資,這意味著朝陽區中小學校教師績效工資將不再靠學校自籌資金解決,而是全部由政府買單。文章還引用北京市朝陽區呼家樓中心小學校長馬駿的話說,“透過調整,老師們的工資多數有了提高,對收入很滿意。”
讀罷,我竇生疑惑,在北京三萬元的工資處於什麼水平?
上網查了一下,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
北京朝陽區統計局2007年統計顯示,朝陽區2006年的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達到48149元。大家可隨便上網輸入查詢。相信經濟飛速發展的北京,三年後工資水平應該有大幅提高。
即使是2006年的人均萬,也遠遠高於2009年績效工資後的萬元。
我無語,我更為那些為改革造勢的記者們悲哀,連起碼的首都人民的工資水平都不瞭解還敢出來寫文章。萬元的工資水平,也即每月3000元,在北京恐怕連房租都不夠。在北京,隨隨便便一個大學生,隨隨便便找個工作還不拿3000元工資?你說績效工資改革後,教師人均萬元,是在質疑我們的事業單位工資制度改革,還是在誣衊首都人民的改革開放成果?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草原飛虹彩車解說詞經不起推敲
內蒙古自治區國慶彩車“草原飛虹”。內蒙古自治區彩車的設計體現了濃郁的草原風貌,美麗的蒙族姑娘站在潔白的蒙古包上向祖國獻上哈達,萬馬奔騰在彩虹之上。
“看,‘草原飛虹’彩車,縱情抒發馬背民族的忠誠奔放,盡展內蒙古自治區民族團結、祝福祖國、建設邊疆、走進前列的綠色豪邁!”
《北方新報》介紹,這是內蒙古日報社首席記者劉少華為新中國成立60週年國慶閱兵式內蒙古彩車撰寫的解說詞。10月1日,當內蒙古彩車透過天安門的時候,這慷慨激昂的49個字透過中央電視臺和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傳到了全國和世界各地。據介紹,內蒙古彩車第33個透過天安門。彩車的名字及最初的創意文字、主題說明詞的寫作,都是由劉少華完成的。這一充滿草原特色和激情的解說詞,準確、鮮明、生動地展示了內蒙古自治區在黨的民族區域自治政策照耀下所取得的輝煌成就,表達了草原人民祝福祖國母親的博大情懷。
初識劉少華,是在政府禮堂(現在叫內蒙古人民會堂)牛玉儒事蹟報告會上,劉少華激情澎湃,講得很好。看了北方新報的介紹,我也始知內蒙古日報也有所謂首席記者(現在什麼都有首席),這個記者正是劉少華。國慶大典時,節目太多,彩車匆匆走過,沒太記住解說詞。看到了這49個字,卻不敢恭維。
草原飛虹,這個名字不錯,體現了彩車設計有如彩虹,也有草原特色。但是解說詞中並沒有關於彩虹的表述,比如美麗、炫麗、斑瀾等,是否有缺憾。
馬背民族,指的是蒙古族,這也是內蒙古人對外宣傳的慣用表述,也是給全國人民帶來誤讀的宣傳。內蒙古2400萬人民,蒙古族雖然是自治民族,但人口只佔14%左右。在慶祝建國60週年的時候,內蒙古各族人民同樣以喜悅的心情祝福祖國。在長期的民族融合發展程序中,內蒙古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相互影響,誰也離不開誰,內蒙古人身上普遍具有了“忠誠奔放”的性格。如果這句話改為“縱情抒發‘草原兒女’的忠誠奔放”,就更加準確,且與“草原飛虹”彩車名相呼應,畢竟草原是一個地域概念,可以代表內蒙古。即使把“馬背民族”改為內蒙古人民,多一個字,也恰當些。
“盡展內蒙古自治區民族團結、祝福祖國、建設邊疆、走進前列的綠色豪邁”這句話也經不起推敲。何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