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3 / 4)

小說:初唐第一猛將 作者:蒂帆

有兩千人是這幾個月來陸續由泉州和廣州兩地送來的以黑人為主的奴隸,也有一部分阿拉伯人和白人,雖說都是上過戰場的戰士,但是士氣不高,打打順風仗還可以,讓他們去應對目前的嚴峻局勢,實在是令人難以放心。

局面已經壞到不能再壞,李恪反倒是不著急了。都已經這樣,著急也沒有什麼用,大不了到時候再退回到營州就是,還能怎麼樣。當然,對方要想達到這個目的,必定會為此付出慘痛的代價不可。還從來沒有人能夠毫無損傷的從他的嘴裡奪過食呢。

首先,李恪下令前方與高句麗對峙五縣所屬的大唐百姓,一律撤往瀋陽至高牟城以西城鎮。撤走之時除去隨身的衣物以外,不要攜帶任何的物品,到達指定的城鎮以後,將由當地官方提供每戶銅錢十貫、糧食五擔的補償,等到戰爭結束以後願意回到原來的土地的話,官府還會做出相同的補償。對於這些個剛剛由關內遷往遼東一年的百姓來說,這次的遷徙條件可謂是非常的優厚。當初他們從關內遷徙到遼東的時候,補償可沒有這一次的一半多。以目前的大唐消費水平來看,二十貫足夠一個五口之家三五年衣食無憂的。再加上從關內遷徙而來的這些個百姓,大多數都是青年或者壯年,所以遷徙的命令執行的還算是比較順暢。前後不過一個月多一點的時間,瀋陽至蓋牟城以東的八萬戶百姓,便全部遷徙到指定的地點。

這期間,大唐與高句麗發生過多次的交鋒。高句麗擁有人數上的優勢,所以在交鋒中略佔上風,而大唐方面有堅城可守,雖說落了下風,損失卻也並不大。

轉眼間到了八月底,營州城內的一萬名府兵經過突擊訓練,已經初步具備了作戰能力。而瀋陽城內的兩千名奴隸士卒,在多古扎和納什耶等一眾黑人親衛的言傳身教之下,也已經完全的接受了現實,決心在未來的戰爭中奮勇殺敵,爭取早日摘掉奴隸的帽子。這些黑人士卒如今甚至期盼著,能夠早日上戰場以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

看到手下計程車卒們都對即將開始的戰爭充滿了期待,李恪知道與高句麗進行決戰的日子將要來臨了。

關注官方qq公眾號“” (id:love),最新章節搶鮮閱讀,最新資訊隨時掌握

第十一章 出征前夕

第十一章 出征前夕

李恪自己的軍工廠內,由於工匠多是那些個當初招來的少年。雖說他們年齡不大,還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工匠,但是少年也有少年的優勢,那就是思維上天馬行空,不受成年工匠那種條條框框的束縛,往往可以產生很多不切合實際的想法。李恪當初把理論知識教給他們以後,就返回了京城,而且是一走就是一年多的時間。他走的這一年多的時間裡,那些個少年們設計出很多在成年工匠的眼裡,全部都是不知所謂的東西。由於他們年齡尚小,還沒有辦法親自動手製作,而成年工匠們又看不懂他們設計的東西,所以這些奇思妙想也就只能是一紙空文。隨著李恪的迴歸,少年們像是找到了主心骨,紛紛的拿出自己設計的圖紙給他看。

一開始,李恪只是抱著不損害少年們的積極性的態度去看。但是很快的他便改變了這一看法,雖說這些圖紙裡面有很多都屬於空想或者說沒有什麼實際意義的設計,但是其中也不乏天才的構思,其中有一個叫做王海川的少年,居然設計出一款純靠齒輪把人力轉變成動力的“汽車”來。如果可以製造出發動機來,真正意義上的汽車將就此出現。還有一個叫做楊平的少年,他的設計圖紙是一個用彈簧作動力的投石車,這簡直與李恪在京城的想法完全的吻合。

製造汽車,以目前的機械水平來看,還打不到要求,但是楊平的設計理念卻與自己相同。於是來看把楊平叫到自己的面前,詢問他是如何發現彈簧的用途的。一開始楊平還不知道“彈簧”為何物,知道聽完李恪的解釋以後,才告訴李恪自己小的時候,還是在湖南的老家,有一次無意中得到一截纏繞在樹枝上的藤條,無意中發現纏繞在樹枝上的藤條擁有擴張力,可以把東西彈出去。於是,他便根據小時候的記憶,設計出了這個投石車。不過由於他的年齡還小,無法制造出金屬彈簧,所以具體的效果他也不知道。

李恪也不多說,直接帶著他前往自己從京城帶來的工匠的工作間。在那裡,楊平見到已經制作成型的鋼製彈簧的時候,不由得大感意外。在向工匠們詢問了以後才知道,原來李恪早在來京城之前便提出了這個思路,不由得對李恪崇拜得五體投地。

彈簧是個好東西,但是多粗的鋼絲製造的彈簧才能符合要求,卻是要經過反覆的實驗的。在這個完全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