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李鴻章都不會這麼幹。
對,他李鴻章真的是一點兒辦法都沒有,這個仗沒個打!
現在的李鴻章是個什麼情況?
他就是一個光桿兒司令啊!
你說要兵吧,那他手下倒是有一些,這個必須是得承認的,淮軍嘛,剿捻嘛,他李鴻章如果說沒兵,那是騙人的,而且他手下還真有不少的人,也就是有不少的厲害人物。
比如張樹聲啊,劉銘傳啊,周勝波啊,丁汝昌啊……這些人都是很能打的,不是泥捏的!
但是,要知道,打仗那是需要錢的,而且剿捻剛剛結束,這個軍餉可怎麼辦?
很多人都不知道,甚至就是清廷的最高統治者們,就是愛新覺羅家的,有很多都不知道現在的大清國是怎麼打仗的。
太平軍是怎麼平的呢?剿捻是怎麼剿的呢?
清廷的國庫早就空虛了,她賠給外國人的銀子到現在都是欠著的,慢慢還利息呀,那這些個大仗的軍費都從哪兒來的呢?
賣紅頂子嘛!
就是賣官鬻爵,就是用這種方法才搞來的軍費!
就這個賣官來說,這個事兒已經是很早就開始了,李鴻章對這個歷史並不關心,但他是知道這個事兒的弊端的,可以說是貽害無窮。
最簡單的一個邏輯。這些個紅頂子那是賣的。買的人他們就是官了。那麼他們付出了本錢,這個本錢是不是得收回?
怎麼收回?刮地皮呀!
說白了,最後買單的還是老百姓,而且這是打仗啊,在打仗的過程中啊,那搜刮起來,就更沒有下限了,那各種胡作非為。各種喪心病狂的手段,李鴻章真的是見多了,也聽的多了,可是,他李鴻章能阻止的了嗎?
你想要打仗,就得這麼幹!想要建立功勳,就得這麼幹!你想要國家太平,就得這麼幹!
好吧,這麼幹就幹了,過去就過了。可是眼下,這回是去越南啊!
你怎麼去搜刮越南啊?朝廷怎麼發這個紅頂子?
某某人知越南某縣縣令?
行。就算是朝廷能發的出來,咱們就算這樣,可是,這個紅頂子的錢怎麼搜刮回來呢?
那是越南,比大清可窮太多了,整個就一個窮山惡水,你怎麼刮這個地皮呢!
說回去,那就是這些個紅頂子根本就不會有人買,而且之前太平軍的時候,剿捻的時候,已經是發了太多的紅頂子了,你這回去越南打法國,朝廷不可能發國內的紅頂子給你呀。
所以,李鴻章其實一早就看明白了,這個仗是一點兒機會都沒有的,根本就不能打,不然他也不會去倫敦遭那個罪,但是現在上面還要他去督什麼越南戰事,那這可怎麼辦?
李鴻章就用了一個辦法,拖!
一開始,他是在家裡拖,能拖一天是一天,然後在軍裡拖,什麼大軍未動糧草先行,什麼亂七八糟的理由,反正他的淮軍就是不動彈,但最後真的是拖不了了,那醇親王都要殺上門來了,於是,李鴻章跑到海上去漂著了。
到了海上,那自然醇親王過不來了吧?他愛新覺羅家的還能把老李家的上上下下都給殺了嗎?
所以,這一招還真不錯,但不過,這一招對李鴻章不錯,可是對眼下的這個局勢呢?
法國人可不管你李鴻章沒來他們就停啊,這絕不可能,所以,滿清這邊既然應戰了,既然把恭親王這個投降派給趕下臺了,那你就得打啊。
李鴻章不打,那醇親王也得上陣啊!
可是,醇親王拾到拾到眼下的情況,他又不傻,所以很快他就發現,這個仗確實沒辦法打呀!
現在的大清國還有跟法國一戰的實力?這簡直是開玩笑嘛!
醇親王發現自己的哥哥不是個投降派,大清國現在確實是不行,而且他的那個所謂的‘知兵’就是會帶兵,其實也挺扯淡的,就是當時在辛酉政變的時候,他帶了一隊人馬過去,根本就沒動手,沒打仗,那邊就結束了。
但是這個事兒……開弓沒有回頭箭了!
你醇親王上臺是因為恭親王避戰啊,你說人家不打仗所以你才上來的,那你小子現在慫了?
醇親王也沒轍,他都去找過慈禧皇太后,但慈禧的看法就很簡單,沒辦法也得打呀!
其實,很明顯慈禧跟醇親王現在是穿一條褲子的,當然了,其實這個事兒有點兒說的不對,醇親王的老婆是慈禧的親妹妹。這也是為什麼,醇親王會捅自己親哥一刀。
但現在的情況,那就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