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斷了偽軍第六師的退路,但由於對情況缺乏瞭解,又將該連撤回,以致形成了缺口,使敵人乘機逃竄。
這次戰役是緊接第二次戰役進行的,當時部隊經過連續兩次戰役的作戰,已相當疲勞,後方運 輸遭敵空中封鎖,供應也很困難,加之氣候嚴寒,行動有許多不便,原計劃第二次戰役結束後 轉入休整過冬,準備來春再戰。
二.
但這時敵人正利用三八線陣地組織防禦,並積極調整部署,整頓部隊,企圖伺機再捲土重來。
面對這種情況,志願軍根本不能從容休整,於是毅然決定抓住敵 人立足未穩之機,乘勝突破三八線,使其遭到更大的打擊。
突破後最有效的殲敵手段是分割包圍敵人,切斷其退路,這是敵人最害怕的一著。
這次戰役根據敵人跑得快的特點,採取兩個突擊集團同時突破,對敵人實施迂迴包圍,以便達成戰役合圍。
各軍迅速投入第二梯隊師,晝夜不停地向敵縱深實施穿插分割,迅速前出到敵人縱深,造成了 殲敵人的良好條件。
如左翼突擊集團第四十二軍第一二四師在突破後不顧敵機威脅,晝間繼 突擊,對敵實施迂迴包圍,於發起進攻的第二天,即一月一日十二時,即前出到石長裡附近 域,切斷了偽軍第二師的退路,協同第六十六軍主力殲滅偽軍第二師大部及偽軍第五師一部。
於敵軍機動力強,在不利時撤退得快,在追擊中也要儘可能斷其逃路。
如右翼突擊集團第五十軍第一四九師在突破臨津江後,敵軍迅速撤退,該師以兩個縱隊實施平行追擊,並派出精幹的先遣支隊,搶先佔領要點,迅速擊潰了美軍第二十五師一個營和英軍第二十九旅的掩護部隊。
截住英軍第二十九旅的後尾,殲滅其一個步兵營和一個坦克中隊。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並肩作戰,發揚了英勇頑強,連續作戰的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難,連續進攻七個晝夜,殲滅敵人近兩萬人,解放了漢城,把敵人趕到三七線南北地區,粉碎了敵人挽回敗局的陰謀。
志願軍右翼突擊集團向漢城方向追擊中,三日第五十軍在高陽地區全殲英軍第二十九旅步兵一個營和坦克一箇中隊,黎國維的A軍於議政府以西釜谷上裡地區殲滅英軍第二十九旅兩個連。
四 日,第五十軍與A軍116師及人民軍第一軍團解放漢城,第三十八,第四十軍追擊至議 政府及水落山地區,殲滅逃敵一部。五日,第五十軍及人民軍第一軍團渡過漢江,繼續向水原 及仁川方向追擊,六日於果川,軍浦場殲敵敵人一部,七日佔領水原,金良場裡;人民軍第一軍團於八日進佔仁川。
志願軍左翼突擊集團及人民軍第二,第五軍團向橫城,江陵方向追擊中,第四十二軍主力於六日追擊至清平川東南地區,其第一二四師於橫城西北之梨木地區殲滅美軍第二師一個連。
另一部進佔砥平裡,驪州,至八日,軍先遣支隊佔領楊平,利川地區。第六十六軍於四日佔領洪川。
朝鮮人民軍第二,第五軍團於六日佔領橫城,八日佔領原州地區,並繼續向榮州的方向追擊。
戰鬥至一月七日,敵“聯合國軍”已退至三七線南北之平澤,安城,堤川,甯越,三陟一線,但在作戰過程中中朝軍隊並未殲滅敵軍的重兵集團,說明敵軍是在有計劃地南撤,志願軍司令部的高階將領敏銳地識破了敵軍企圖誘志願軍深入,重演仁川登陸故伎的陰謀,同時志願軍連 續作戰,部隊極度疲勞,減員也大,亟待休整補充。
加之部隊南進,使運輸線延長,供應更加 困難。這些情況表明,志願軍已不宜繼續追擊,戰役遂於一月八日結束。
第九十三章.冬日的臨津江
一.
冬日的臨津江寒風凜冽,零下20多度的嚴寒使江邊上早結出了冰層。
那臨津江橫貫敵防禦陣地之前。
舟月裡北,新岱南,土井的對岸均為天然峭壁,高約有7…10米,不便於攀登。
砂尾川,新岱地段的江面均未結冰,江面寬100…150米,深約米。
土井渡河點已結冰,冰層厚約10…15厘米。
於義洞兩側,山高坡陡,綿亙橫貫於麻田裡,汶山公路以南,山北有1500…2000米的開闊地。
臨津江北岸地勢平坦,距江岸2000…2500米以北是連綿不絕的丘陵地帶,有數條自然溝,深約米,稍加改造即可作為衝擊出發陣地。
縱深地勢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