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3 / 4)

生有沒有越軌行為。

房主機警的回答:我們剛搬來不久;沒有發現什麼問題。

憲兵們一無所獲;灰溜溜地走了。當房主跑進東屋時;這幾個學生衝著他哈哈大笑;他們讓他蹲下看床板底下;原來他們把所謂的”禁書”都壓在床板下了。

他對他們的機智和勇敢深為欽佩。

日寇的鐵蹄血腥地踐踏進來了,踐踏進形同虛設的國門。

長城內外一片血海一片火光,全國的眼睛和心中淚水都在流淌。

激情吶喊,如號角吹響在中華的大地上。有的熱淚盈眶,有的低頭飲泣,有的仰天悲號,有的攥緊了拳頭…。

那胸中的憤怒再次響徹寂靜的夜空,歌聲激起了學生們對家鄉的懷念,漸漸可以聽到房間中的哭泣聲。

又是一次大轉移。

流亡,流亡,這遭遇更加深了他們對故鄉的思念。

風雨的遷徙路上,到處是這淒涼的歌聲。

東北流亡學生的抗爭取得了勝利;國民黨組建青年軍的設想無法實現。

這時東北流亡學生在地下黨的幫助下;迅速成長起來。

他們如飢似渴地學習共產黨的理論和方針政策。

歲月流逝,人生滄桑並沒有能夠磨滅這些珍貴的回憶。

二.

王慶華和夢梅按時來到“天壇”公園東北流亡學生的聚居之地。

不單是他們各個學校也都派了代表參加。

會上大家引亢高歌抗日愛國歌曲,《松花江上》,《當兵去》,《八百壯士》,《錢是誰的?》,《五月的鮮花》,《大刀進行曲》。

發表言辭慷慨激昂的抗日演講,感同身受不少同學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在國破家亡,烽火連天的抗日救亡歲月中,東北流亡學生從白山黑水走來,迎著時代暴風雨成長。

“祖國的大好山河被日寇一片一片地吞噬,北平所轄也是危在旦夕,只有團結抗戰才能收復祖國的山河。

我們是無罪的;抗日救國有什麼罪?

東北的三千萬同胞當了亡國奴,制止人民抗戰救國的才是真正的罪人!”

“國難當頭,抗戰高於一切。”

“就在那山崗!那田野!那冰川!

那高梁紅了的青紗帳!

一個,兩個,十個,百個,千個,萬個,…。

抬起了頭,挺起了胸膛!”

這樣一群熱血沸騰的愛國青年學生,為了挽救中華民族於危亡之中,面對反動派的屠刀,冒著槍林彈雨,英勇地衝上街頭,發出了“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正義呼聲。

正是這些青年學生的愛國行動,掀起了全民抗戰的高潮。

日本鬼子的鐵蹄野蠻地踐踏在中華的大地上。

他們殺人、放火、搶劫,真是兇,他們毫無顧忌,恣意橫行。

愛國同胞無數的生靈倒在了屠殺下,刺刀尖。

烈火濃煙中,城市在塗炭,人民在呻吟,自發地奮起反抗,寧作戰死鬼,不為亡國奴。

堅決予敵以沉重打擊,點燃起全國人民抗日御侮勝而後止的如火信念。

在這場近百年來最嚴重的民族危機前,各個階層,不分年齡,無論黨派,一切不願做亡國奴的中國人都團結了起來,共赴國難,為抗日救亡而全力奮鬥。

一個民族必須能夠發現和擁有自己的所有寶藏,必須千倍百倍地珍惜自己的這些寶藏。

當然就像所有生命價值等同一樣,任何犧牲都是相同的。

不要說犧牲在平型關還是犧牲在東北都應獲得我們同樣的尊敬。

愛國主義是維繫中華民族歷史傳承的重要紐帶,是一個常議常新的話題,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

隨著時代主題的嬗變,愛國主義在不同的時代表現出不同的文化內涵。

在古代,愛國主義表現為維護國家統一,領土完整和維護民族團結,反對外族入侵,熱愛本民族、本國家的濃烈情感。

第七章.抗日群情激憤

一.

王慶華和夢梅胸中熱血也在沸騰,他們的腦子浮現那些為國家興亡而戰的東北義勇軍戰士的身影。

他們聯合幾所大學的數百位抗日進步同學用鮮血寫下了向組織上,向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總部,提出加入到東北抗日前線去,參加抗日義勇軍隊伍的申請。

在近代,愛國主義表現為高揚社會歷史的主旋律,救亡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