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的地位。
忽略營的功能和建設,在現代戰場上,即便是旅、團規模也很容易遭到敵火力大規模殺傷,迫使軍隊不得不向營合成轉化。
由於通訊手段的改善,營級作為合成戰術單元獨立作戰的能力也不斷提高,但是編制上一般不採用平時營級合成的方法,以方便管理需要。
戰時則組成合成作戰營。
軍隊人員素質提高,更應該利用這個大好時機,加強我軍的合成兵種部隊分隊建設,演練新編制,新戰法,探索一條新時期的戰術,戰役理論,而不是死抱著長期僵化落後呆板的編制體制戰術等。
外軍不僅早早實現了戰時戰鬥營級合成,組成營級戰鬥隊(戰鬥群),還實現了軍兵種合成,在合成作戰方面,早已達到非常高的水平,外軍的營甚至連在作戰時,就可以呼喚建制內的陸軍航空兵或者空軍,海軍的航空兵進行空中打擊。
初步實現陸軍的部分諸兵種(還欠缺陸軍航空兵和近程地地導彈等高技術兵種)合成,距離軍兵種合成作戰還很遙遠。
我軍的陸軍合成建設,即便距離世界中等水平,還有相當長的路。
現在最重要的研究世界新軍事變革,迎頭趕上世界新軍事發展,而不是無知的不看外邊的世界,不瞭解自身的缺陷不足,有意識利己上的固步自封,每一個有責任感的軍人,都應該感到時間緊迫,黎文虎提出了現代機動戰役叢集的單獨敵後作戰任務,隨時準備用於戰役中擔當軍委首長派遣的特殊戰術的任務。
二.
國家利益是戰略的出發點與歸宿。從戰略的立場看,國家和民族
利益永遠是至高無上和神聖不可侵犯的,這是戰略研究必備的思想境界。
缺乏這個前提,或者這個情結不濃重,就根本談不上研究戰略問題。
因此,維護國家利益是戰略的最高準則和神聖職責。
建立“非零和對抗”的安全觀。
在各種強度的衝突中,為了有限目的而實施有限的戰爭已經並將繼續成為一種明智的選擇,即出於對現代武器具有巨大的毀滅性和消耗性的顧慮,而將戰爭侷限在一定時間,地點,範圍,手段和強度上。
戰略家們終於發現用初等數學公式的“不等量減等量其差不變”的原理,降低戰爭對抗也能達到同樣的政治目的。
中央軍委最近已正式下令裁軍,於九月一日宣佈解放軍在兩年內將裁軍二十萬。
這次裁軍規模比預計的小,陸軍部隊裁撤的人數也比預定的少,根據這次裁軍的要求,陸軍將要裁撤十萬人以上,將會有兩個集團軍要裁撤或合併到別的集團軍。
在裁軍的同時,在裁軍的同時,陸軍會重點建設幾支機械化步兵集團軍。
機械化部隊的特點是裝備大量的坦克,自行火炮,裝甲車和步戰車,動力為柴油發動機,履帶式車輛,並具有裝甲防護能力和進攻火力,步兵機動和作戰乘裝甲車和戰車。
和以往不同的是,這次演習聽不到猛烈的火炮聲,看不到迎風飄揚的紅旗,一切都是那麼平靜。
然而,戰場從不可能有真正的平靜。從覆蓋式干擾、瞄準式干擾到阻塞式干擾,從空中到地面,“紅軍”和“藍軍”對彼此的通訊網路,指揮系統進行猛烈攻擊。
電子偵察與反偵察,干擾與反干擾,欺騙與反欺騙, “沉默”的背後,上演著一幕幕驚心動魄的較量。
覆蓋式干擾,阻塞式干擾,瞄準式干擾。
這場戰鬥,從拂曉一直持續到深夜,雙方拼盡全力爭奪著每一塊看不見戰火的陣地,此消彼長。
在廣闊的天地中,從空中到地面,對彼此的通訊網路、指揮系統發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猛烈進攻,正在陣地上進行著決戰。
演習前,張玉菡和餘蘭及米雪她們全數位電子對抗機甲旅研究制定了十幾套數字暗語,並約定了使用時間。
在沒有高階專家協助的情況下,“敵軍”要全部破解這些暗語絕非易事。
指揮決策作為軍事實踐的重要形式之一,總是隨著軍事技術和戰爭形態的演變而不斷變化。
農業時代,謀略作為彌補技術不足和設定“戰場迷霧”的重要手段,成了指揮決策的核心。
科技時代,技術成了“透視戰場”和戰術運用的重要支撐,指揮決策的關注點開始向技術偏移。
資訊時代,制電磁權成為制資訊權的核心,面對複雜的戰場電磁環境,指揮決策將如何破解新的“迷霧”,確立新的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