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莫非是他的全部作品?或是某一時期的作品?這倒是一個我們更感興趣並且要認真研究的問題。
伊斯梅爾?卡達萊及其部分作品對我國讀者來說,並不陌生。1964年,我們的老前輩、著名外國文學翻譯家戈寶權主編的阿爾巴尼亞當代詩集《山鷹之歌》中,就選了他的《祖國》、《共產主義》兩首短詩。1967年秋天,卡達萊隨萊索爾?培多率領的阿爾巴尼亞作家代表團訪華,寫下了對中國人民充滿友好情誼的詩篇《天安門之歌》,由筆者譯出後發表在10月31日的《人民日報》上。1992年,應作家出版社特別約稿,筆者翻譯、出版了卡達萊第一部,也是迄今他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長篇小說《亡軍的將領》。與此同時,應中央電視臺和阿爾巴尼亞駐華大使館之約,筆者還翻譯了根據這部小說改編攝製的故事影片《亡軍還鄉》(上、下集)。影片在央視播出後,社會反響強烈,得到了觀眾和專家的好評。1994年,由飛白先生主編、花城出版社出版的《世界詩庫》中,選取了由筆者翻譯的卡達萊的長詩《山鷹在高高飛翔》(節選)。在2005年第6期的大型文學月刊《飛天》上,發表了由筆者翻譯的“阿爾巴尼亞當代詩人五大家”一組詩歌,選登了卡達萊的《斯坎德培的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