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董明月有些納罕:“環郎,你的身體好奇怪,好似……好似和你不是一體的。他是他,你是你……”
賈環:“……”
……
神京城,公侯街,榮國府。
榮慶堂內,高座滿堂。
婚嫁六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
所謂“納采”,就是媒人說媒,既媒妁之言。
通常所講的“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便是從此而來,此為禮。
“問名”就簡單了,問雙方的生辰八字,看合與不合。
至於“納吉”,亦叫文定或者小定,也就是所謂的訂親。
雙方家長會面,更多的,是商議聘禮以及嫁妝之事。
今日,荊王府的人,請了宗室王爺攜家眷前來,作為冰人,與賈家商議納吉之事。
值得一提的是,身為賈探春的嫡母,是王夫人出面參與了納吉之事。
她如今似乎好了許多,雖然依舊不苟言笑,面色也總是淡淡,但身上卻沒了那股戾氣和死氣。
好似又回到了當年,那副菩薩般的神色。
王夫人的轉變,讓賈母和賈家姊妹們都歡喜非常。
相比於那個充滿了不甘怨憤的太太,她們更喜歡曾經和現在這個。
有趣的是,賈惜春的兩個雙棒兒師傅,因為會唱梵音佛曲,所以被借調到王夫人身邊。
這件事賈母大力支援,她認為,是佛法讓王夫人想通了……
荊王府在都中宗室內的人際關係並不太好,因為當初荊王世子贏皓的緣故,坑的宗室諸王至今還沒回過勁兒來。
因為,誰都不會以為鐵網山之變會那樣輕輕鬆鬆的過去。
別的不說,武承郡王贏時之死,總不可能這般輕易過去。
那可是那位的長子!
宮裡那位主的心眼兒,在他們看來,比針鼻兒都大不了一分。
若是他們能選擇,他們寧願讓如今被圈禁在宗人府裡的被廢世子全部死光,能把這件事揭過就行。
兒子他們有的是,可王府卻只有一個。
可是……
這世上哪有這麼便宜的事?
偏偏,隆正帝總是隱忍不發,誰都不知道他何時才會發作。
據可靠訊息猜測,隆正帝是在等著西域大捷,拓土萬里的訊息傳來後,威望暴漲,再處理他們這些渣渣……
所以,宗室如今的日子極為難過。
恐懼,不安!
這個時候,荊王這個“始作俑者”的邀請,不知讓多少人恨不得嚼碎他的骨頭。
他們一個個都在待死中,荊王府居然還想著給世子說親!
不知多少王府在盤算,等他們熬過這一劫,一定讓荊王府那群南蠻子知道厲害!
可是,當知道女方是賈家時,這些龍子龍孫們,卻顧不得天家的矜持了,一個個臉色轉的奇快!
這是在種善因啊!
尤其是在得知,荊王府說的親事是賈環的胞姊時,好些家裡有適齡兒孫的,都差點沒悔青腸子!
姥姥!
怎麼就忘了這一茬!
真要和賈環結了親,以他如今的聲勢和簡在帝心的聖眷,怎麼也能保下王府的富貴。
了不起,夾著尾巴當上二三十年的縮頭烏龜,等到隆正朝過去後,總有翻身的機會。
再怎樣,也比現在好吧。
也有心思的,想再打探賈家還有幾個未出閣的姑娘。
打探完後,既有希望又失望。
希望的是賈家果然還有未出閣的姑娘,失望的是,賈家姑娘太少了……
賈探春不用去想了,還有一個賈迎春和賈惜春。
賈迎春更不用去想了,她和忠怡親王府的恩怨之前傳的沸沸揚揚,根本理不清,沒有哪個王府腦子裡有坑,敢去招惹忠怡親王的。
那可是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大秦開國百年,還沒出現過一位權勢如此之盛的親王。
所以,賈迎春的主意萬萬打不得。
雖然都知道賈環對忠怡親王深惡痛絕,防狼一般的防範著。
可他們不覺得賈環能耗得過……
總之,不怕萬一,只怕一萬!
至於賈惜春……
這位名義上賈環的親妹,雖然只有十歲的年紀,若是能提前定下來……
定能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