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再老了。
康玄四十八年時,他便以新科狀元的身份入了翰林院,成了編修翰林。
到了康玄六十年,楊順已經成了工部侍郎,官居二品。
因為為官清正端方,在士林中享有盛名。
只是,自從太上皇避居龍首宮,隆正繼位,忠順王自此掌握朝中大權,官風清正為人端方的楊順,因不肯屈從忠順王,被趕出了京城,貶到滇黔之地做巡撫去了。
雖是一省巡撫,可滇黔之地為惡地,從油水十足的工部侍郎,到惡地巡撫,可謂十足十的貶遷了。
但楊順雖然名中帶一個順字,卻生性倔強,縱然在忠順王掌權的二十年裡一直只能在惡地為官,卻始終不肯屈服。
直到隆正帝重掌大權後,整頓內閣,覺得無人可用,便想起了這位鐵骨錚錚,官風顯著的老臣。
操守極佳,風骨也極好,雖然能為尋常,但這般已經是極好的了。
拜為閣臣,重掌工部事宜,算是位高權重。
因為二十年未回京,家中又清貧,沒有宅第,隆正帝這才在務本坊中選了處大宅子賞賜之,以嘉獎其當年不屈之志。
然而隆正帝斷然想不到,在都中文壇大家接二連三倒臺後,養望數十年的楊順,竟扛起了都中士林文壇魁首的大旗,成了新一任的清流領袖。
而此刻,都中數位影響力極大的文官和士林名士,都悄然來到了楊府拜訪。
議題只有一個:如何誅奸佞,扶正道!
“蒼巖公,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大道將衰,暗無天日啊!”
楊府正堂內,一身著三品補子官服的文官,滿臉痛惜道。
蒼巖乃楊順的號,二十年前,他被貶滇南,落居一片蒼巖上,因此字號蒼巖。
此事傳出後,他便被人尊稱為蒼巖公。
此人對面一身著儒袍的老人也痛心疾首道:“短短一月間,桐城四老、二聖血裔、望海公、海老,還有諸多朝中正道大家,全都折戟沉沙,損失慘重!
眼見萬馬齊喑,正道不昌,蒼巖公乃聖道干城,我輩魁首,當力挽天傾啊!”
其他人紛紛附和起來。
不過,正座上,一面色黝黑,皺紋深邃,恍若老農的老者,卻氣度如淵的端坐,閉目不言,如若未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