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移開了,沒人再關注以孝治天下……
“聖上臨朝!”
蘇培盛尖銳高昂的聲音,傳諸光明殿內外。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百官行大禮參拜,山呼萬歲。
“平身。”
隆正帝陰沉的聲音傳來。
禮畢。
眾文武剛一起身,內閣次輔楊順便挺身而出,聲如洪鐘道:“陛下,臣有本要……”
話沒說完,就看到一道身影站於其前。
不是張廷玉,又是何人?
楊順話音剛一滯,便聽到張廷玉溫潤中正的聲音趁勢響起:“陛下,今日議事有三:
其一,江南諸省士紳再次聯名上奏,彈劾商賈傷農一事。
其二,秋闈大考一事。
其三,百官彈劾寧國侯賈環昨夜肆意妄為,拿問翰林學士周雨時,工部右侍郎柳闊如,大理寺少卿崔淺一行十四名朝廷官員,及劉勝際等六名商賈一事。”
每日裡呈遞到內閣的摺子文書不計其數,想要發言的官員更是數不勝數。
若沒有規矩,朝會上豈不亂成一團?
所以,每次大朝會,都會有元輔選出最重要的議事,提前告知皇帝和百官。
再由百官就這些事,與皇帝相商。
縱然極多是走過場,可一定要按規矩行事。
楊順今日便觸犯了規矩,沒想到,平日裡的老好人張衡臣,竟連一點體面都沒給他留,當場截斷了他的上奏,將他晾在了那。
偏生,張廷玉並非阻絕百官上奏彈劾賈環,還將其列為今日議事之列。
如此一來,他連發作都沒法發作。
看著隆正帝對張廷玉微微頷首,然後刀子一樣的眼眸掃過來時,饒是楊順心志堅韌,也不禁有些心寒。
如今的隆正帝,威勢之隆,愈發如神明。
神威如獄。
楊順眼眸中瞳孔微微一縮,然後躬身請罪:“請陛下治臣失禮之罪。”
隆正帝靜默了短暫片刻後,在氣氛幾乎凝固時,方緩緩道:“退下吧。”
楊順忍住發酸的腰,謝過不罪之恩後,緩緩退下。
既然張廷玉已經定好了規矩,旁人便只能按順序行事。
有御史出列,奏道:“陛下,江南士紳再次上書呈奏,江南商事大興,逼壓農事。
如今,肥沃江南良田,竟已有三成漸漸荒廢。
百姓多被招進工廠作坊去做工,農忙時節,地主居然招不到人手務農。
士農工商,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