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2 / 4)

回來,已經差不多開始檢票上車了,眾多行李自然勞駕我這個高大壯實的好同志了。

上車後就玩紙牌,一來二去,我終於弄清楚這幾個人是幹什麼的。

五個人都是洛陽某學院的,老同志是這個幾個年輕人的老師,名叫鍾俊州,聽他們都稱呼鍾教授。兩個女學生,那個叫林楓的老家是在內蒙,另一個叫蘇燕華的是她老鄉,至於倆小夥張平、黃國棟卻是河北人,我看這倆男同學對兩位女生挺有點那個意思的。

鍾教授的老家在雲南,適逢春節放假,幾個學生都不想回老家,幾個人一合計,決定跟著鍾教授去雲南過年,聽說那邊不冷,既可以跑跑看看觀光一下,還順帶可以收集些植物標本,回來做些小小的研究,這可是個大事兒,幾個人給家裡說好又跟學校說好,費了老大的勁兒才得以成行。

肚子餓了開始吃東西,我們六個人剛好佔了一個大格子,一邊三個。

這時候我開始打聽些我想知道的問題了,非常誠懇的問道:“鍾教授你們都是有文化的人,我看這會兒沒事兒,想好好學點東西,你知道我文化不高,當兵的出身,想問問有關隕石的事兒,行嗎?”

老頭一笑:“怎麼不行,你還年輕可以自學的,不過關於隕石這個天文學的概念,林楓一直在研究,有啥不明白的你問她就行,我在旁邊聽著,說不對了我糾正。”

林楓奇怪的問我:“你問這個幹嘛?”

我想著就有著這一問,不慌不忙的回答:“上個月不是報道發現了一個隕石坑嗎?當時我辦公室幾個人還在爭,說那麼大個坑,肯定比原子彈爆炸都厲害,不過我倒是有些別的想法,想打聽打聽。”

林楓明白了,就大大方方的說道:“那好,你問吧。”

我問了好幾個問題之後,才拐彎抹角的問到隕石會不會有可能是空心的,因為我對張興舉的說法還是相當懷疑。

我最先想知道的就是怎麼區分隕石和普通石頭,因為心裡還真有點擔心,是不是在那個黑糊糊的地方,跟張麗恆一起摸到了哪塊隕石疙瘩,那可真是無辜的。

林楓別看一書本型的女孩,口才還算可以,深入淺出的解答了我的問題,讓我一下就明白了,或許是我比較聰明的緣故吧。

林楓告訴我,一堆石頭中怎麼辨別隕石的竅門並不多,一看二掂三試驗,看石頭外表有沒有熔殼,那是透過大氣層的標誌,再看斷面和表層有沒有金屬的細小顆粒,掂在手裡試試重量,隕石比普通石頭要重的多,最後才拿去實驗室檢驗有沒有磁性和其他成分,

我又問了幾個別的問題後,最後才試探性的問道:“這隕石有沒可能是空心呢?”

這個問題讓林楓有點為難,沒想到我會問的這麼專業,只好求助的看向鍾教授。

鍾教授也是很驚奇:“這個問題可是個科學難題了,小林你腦筋很靈活嘛,你可知道有很多天文學家跟地質學家都在找呢,為啥,因為這隕石一旦有空心的情況,那八成就能發現有機物,你想想,外太空的石頭,有機物,真發現這個東西,說不定生命的起源都可以揭開!”

“不過呢,在理論上是有可能出現這種空心隕石的,一個是體積要夠大,再一個是形成年代要久,只有這樣才能儲存住裡頭的有機物化石,只是可惜啊,這麼多年,一直沒有發現這樣的例項。”鍾教授說到這兒也是相當感慨。

聽起來那個張興舉專程跑去抓捕我時,說的話也都靠譜,不全是信口開河,但是現在從鍾教授嘴裡證實了這些說法的可能性之後,我心裡反而更加沉甸甸的。

隕石有我的指紋倒也罷了,畢竟我東摸西摸在黑暗中跑的地方最多,那張麗恆怎麼回事呢?

仔細回憶一下,我記得有兩個時間段沒和她一起,第一次就是我跟老古在石頭山出生入死那陣兒,一直到在山腹中救起奄奄一息的她為止,這段時間都是聽她描述的經歷,第二次就是我跟丁根下水,她和沈娟留在船上等我倆,我們回來後只剩她一個,而沈娟就打那兒開始,再沒機會開口跟我們說過什麼,直到最後的死亡。

怎麼看都沒可能接觸飛機上攜帶的隕石,第一個時間段是鄭劍的人在忙乎,第二個時間段她又停留在船上,尤其是指紋深入空心隕石裡面,誰會有那麼大神通,可以把手指頭戳進石頭裡印上指紋?

在深淵中和張麗恆一起那短暫的溫馨感覺,絕不可能是假的,身臨其境就會明白那份感覺,最後她衝進即將爆炸的泉臺,豁出性命也是為我從謝爾蓋手上拿到疫苗,跌入懸崖我更是親眼目睹,這樣的一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