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也會如同金子一樣閃光,震動十方世界。而正因這一點佛性,便會受佛祖垂憐,修煉有望。或許,這就是世人所說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若人人都有惡念,都有魔性,那便不是人間,因為人間無情。
若人人都有善念,都有佛性,不計得失,那便是天國,因為處處真情。
師尊救青鸞師妹時並沒考慮她的出身如何,是何人之女,來這世間作甚。假使真如你所言,師尊用三十年陽壽換得師妹安好,那麼師尊便是有善念,有佛性,不計得失,是大善之舉,是遵從了人性而為之。
而就算你有用不盡的陽壽又如何?心懷大善大真才能稱之為人!”
梁晨季擲地有聲,句句直戳天命人痛處。
梁晨季身後的百萬大軍,寂靜無聲,都被他的話深深震撼。
就連一向大大咧咧的吳勤眼中都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精光。
夜青鸞眼中已蓄滿了滾燙的淚珠,梁晨季所說的每一個字都敲打著她的神經。此刻,她已做了決定,只等天命人將她的身世揭破。
☆、第一百八十七章 善惡
天命人知道梁晨季話裡話外都在影射他沒有人性,卻並不急著反駁,而是將話題一轉,笑說道,“如此,暫且不提什麼人性善惡,說回白姈因。
你們可知道,智伯上一心想要教化成才的夜青鸞乃是白姈因轉世。”天命人話一出口,各人神色微變。
立於半空的夜青鸞依舊聽出天命人的話裡的意思,所以對這個說辭並不驚異,而是神情如常的想要聽他繼續往下說。
天命人絲毫不覺似得微微一笑,緩緩開口道,“夜魘讓的耐性畢竟有限,幾次三番想要殺掉白姈因,白姈因卻是幾次示弱,說盡好話,才保住性命。
但若你們以為白姈因貪生怕死那你們就錯了,她只是在等一個好時辰而已。”
“生死還有時辰不成?”吳勤忍不住問道,心想白姈因恁地奇怪,早死晚死總是要死,什麼時辰又有什麼相干?
“當然有時辰,否則她也不必處心積慮了。
白姈因自小研究異術,早在弒父之前她便做好不成事的準備,以自己的身體為咒,為的就是轉生為人以報前仇。
而白姈因被夜魘讓算計,蹉跎幾年,自然要等個合適的時辰才行。
終於有一天,白姈因在冷宮之中大罵夜魘讓觸怒了他。夜魘讓一怒之下,下令將白姈因絞殺,死時正是子時。白姈因臨死前更是大呼三聲,”夜魘讓,我終究會回來報仇!“
她死後,夜魘讓便命人把她的屍身剁碎撒到荒野之中。
白姈因所下的血咒極為惡毒,每一世轉生都會在她的仇人一族中,也就是夜氏。第一世更是在幾年之後直接轉生成了夜魘讓的女兒,再次成為公主。
起初,夜魘讓對她甚是寵愛,直到公主長到十二歲,一個雨夜,她懷揣匕首想要刺殺夜魘讓,並且她恢復了前世所有記憶。
那一夜,年僅十二歲的公主彷彿力士附身,一路追砍夜魘讓。
最終,夜魘讓逃過一劫,再一次殺死白姈因。但從那以後總是疑神疑鬼,宮中但凡有女嬰出生即時溺斃。後來,更是定下規矩,夜氏一族裡有女嬰出生都要立時殺死。
而仙若,卻是風調雨順漸漸富庶。正當夜魘讓飄飄然,以賢君明帝自居之時,仙若受到了地震的重創,自此一蹶不振,日漸萎靡。仙若百姓也因此而出走,四散於盛旻兩洲各國之中。
夜魘讓由此含恨而終,仙若便也名存實亡。夜氏一族只能委身地宮之中,固執的守候著曾經的繁華。
他們也固執的遵從著夜魘讓立下的規矩,只要有女嬰出生便即刻殺死。白姈因每次剛一出世就被溺死,而她的戾氣每一世都會增加許多,就這樣積攢下來,她已經不再滿足於只報復夜魘讓,到最後她更是想要盛旻兩洲都為她陪葬。
而夜青鸞,出生時被心軟的奶孃救了出來,哪怕她頸項有黑紫之氣,哪怕她,便是白姈因轉世。
後來的事,想必大家也都知道,智伯上救了她,並且讓她姓夜。換言之,智伯上對她的身世瞭若指掌,卻甘願以自己三十年陽壽,以兩洲八國百姓的性命來交換這妖女活下來的機會。
梁晨季,你的師尊智伯上是大善還是偽善呢?”
天命人又再看向梁晨季,幽幽問道。
梁晨季並沒急著答話,而是眼角掃向立於半空的夜青鸞,見她眸光微動,眼底閃過一縷不易察覺的動搖,顯然是信了天命人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