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部的軍官們紛紛嚷道。
韋澤微微皺起了眉頭,他其實並不喜歡這樣“中國式的傳統”。中國傳統中喜歡用好人壞人來給對方定性,然後認為好人就天生的該對壞人擁有生殺予奪的權力。韋澤對這種小農經濟體制下的觀點其實頗不認同。
工業化時代的社會就不太主張這樣的態度,就如英國佬的政治傳統中所說,“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雖然這種只講利益的態度也不是上乘,可總比用好人壞人這種完全主觀意念來看待世界的視角要科學很多。
韋澤抬起手來示意大夥先停下來,很快會議室裡面就安靜了。所有軍官都注視著韋澤,等待著他做出判斷。“同志們,與英國人打仗不是好人打壞人,或者壞人打好人。我們自己首先要確定一件事,那就是我們光復軍正在為中國而戰!為中國而戰,就是我們光復軍的使命!為中國而戰這就是我們光復軍的光榮!”
第104章 第三次大煙戰爭(五)
離佛山二十幾裡的平安鎮是比較早完成授田令的地區之一,原本鎮上的大戶們多數是十三行的人,這幫大戶在光復軍清除十三行的行動裡頭被徹底給解決了。光復軍只是沒收了土地,卻沒有從**上把他們給斬盡殺絕。
廣東這邊對於強權從來很服從,既然光復軍已經佔據了全面優勢,連洋人都被光復軍給解決了,大家自然不願意憑白的送死。更不用說此時的平安鎮上已經沒有了誰還有拿得出能夠讓百姓們送死的錢。
劉三就是平安鎮的一個普通百姓,劉三有四個孩子,兩男兩女,家裡有五畝地。每年打的糧食剛夠全家吃飯。等劉三分了地之後,和原來他家水田一樣的好地分到了七畝,這不由得讓劉三覺得很不自在。憑什麼自己就突然多出了兩畝地呢?劉三知道自己得到了這樣的好處,肯定有人就要少了土地。這事情是明擺著的,少了地的自然是平安鎮的那些老爺們。老爺們少了地之後肯定要記恨,他們不敢記恨光復軍,會不會就記恨起劉三來?劉三有點怕。所以看見以前那些老爺們的時候,劉三就覺得心裡面有些發怯。
但是以前的老爺們看樣子也被光復軍嚇破了膽子,劉三慢慢的發現,他自己看老爺們的時候有點發怯,可老爺們看劉三他們的視線中更有些怯生生的感覺。這一年多時間過去了之後,劉三倒也慢慢的接受了自己的土地變大的事實。看到以前的老爺們的時候,劉三心中的怯意越來越少,一種說不清由頭的自豪感變得多了起來。
而讓劉三自豪的事情不僅僅是土地,地方上變化很大,除了土地之外,最大的變化莫過於地方光復軍建立的合作社。以前買到的鐮刀都是熟鐵的,外表是黑乎乎的,很容易生鏽,不耐用,價格更是貴得很。即便劉三有五畝地,交了稅之後也就僅僅夠他家吃飯。想置辦新農具是不太可能了。
光復軍在平安鎮裡頭建起的合作社裡頭就有鐮刀賣。那鐮刀白刷刷的,看著就喜人。刀口鋒利,刀身堅硬。劉三一直不敢相信這些鐮刀和以前黑乎乎的鐮刀一樣都是鐵製的。他鼓起勇氣買了兩把,用了之後覺得真心好。以前鐮刀得幾天就磨一遍。可磨得狠了,短時間內的確變得鋒利,卻會大大減少鐮刀的壽命。磨的不狠,又不鋒利。如何磨刀,從劉三的爺爺開始就是劉家壯勞力一直爭執的問題。劉三還記得他爹因為要多磨點,結果遭到了劉三爺爺的痛打。
新鐮刀卻不同,磨得時候就感覺很硬,磨一次,用上快一個月,割起草來還是非常鋒利。一刀下去,唰唰的就把草割斷了。為此,劉三還打過自己的娃好幾次。這些懶娃子們就知道偷懶,每次割草回來的時候筐子裡面還是和以前有同樣的量。他們以為他爹不知道新鐮刀有多省勁麼?
光復軍不僅賣便宜鐮刀,鎮子上還開辦了修理農具的店。有一次劉三發現自己的一把鐮刀和以往不同了,問了自己的兒子之後才知道,自己的兒子調皮,拿著鐮刀亂揮的時候砍到了石頭,竟然把鐮刀給折斷了。他兒子可是給嚇壞了,最後竟然自己跑去修鐮刀的地方哀求,而負責修鐮刀的那個當過光復軍大兵的廣西人竟然收下了折斷的鐮刀,給了劉三的兒子一把新鐮刀。
劉三其實還是比較讚賞自家兒子的機靈,所以劉三隻是對著自己兒子猛踹了幾腳,沒有往死裡打。打完了兒子,劉三開始逼問自己的兒子,到底許了人傢什麼好處,人家才會換新鐮刀給他。兒子也算是被劉三打皮了,他不服氣的說道:“阿爹,鐵匠劉師傅說了,若是鐮刀斷了,只要拿了完整的鐮刀過去,光復軍就給換新的。只要多加兩文錢就行。”
聽了這話,劉三氣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