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部分(2 / 4)

小說:1852鐵血中華 作者:月寒

一比,農具生產廠家只能用和風細雨來形容。即便白口鐵農具開刃的磨刀聲音很刺耳,和鍛鑄車間巨錘如雷的敲擊聲一比,磨刀聲頂多是“聽取蛙聲一片”。

看著表情各異的軍官,韋澤說道:“軍工產業就是這樣的千錘百煉,民用的產業就簡單的多,我早就說過,英國佬在工業上搞了幾十年,他們在技術和積累上都比我們深厚的多。想短時間完全超過他們,不現實。想超過他們,除了我們只有自己格外的努力。這就需要時間!”

說完之後,韋澤喝道:“你們明白了麼!”

“明白了!”軍官們異口同聲的答道。

“好,新一輪的軍校培訓馬上就開始了,大家做做準備,不久之後,你們中的不少人就要去軍校報道了!”看到壓服了這幫傢伙,韋澤說出了此行的真正目的。雖然表面上是軍訓,韋澤也有進行人事調整的打算。有些混賬小子讓韋澤很不滿意,必須把這幫人留在軍校裡頭狠狠的訓練一番才行。

光復軍現在的工業實力,也就是鍛鑄一下3寸炮尺寸的金屬件的水平,韋澤把最高水平拿出來把這幫人嚇唬一下,展現一下自己的“鷹派”態度,也就只能如此了。

就在韋澤準備結束這次會議的時候,財政部長李有財低聲建議道:“都督,是不是讓大家去參觀一下電報系統?”

“對!對!這個一定要去!”韋澤連連點頭。

光復都督府搞起了有線電報網,這個電報網的意義怎麼談都不過分。作為21世紀人才,韋澤親自指揮了有線電報網的建設之後,才發現科技發展的確是一個傳承。韋澤作為21世紀工科狗,自然少不了“修電腦”這個很傳統的工作。也有妹子會給韋澤打電話,說不會安裝無線路由器,需要韋澤去幫忙。

網路由訊號發射,訊號中繼放大,訊號接收組成。現代電子技術的發展,這些都是機器自動完成的。而這個有線電報網路,其實可以看成人力組成的網路。首先他也是網狀分佈,至少韋澤有這些概念,所以電報網是網狀分佈。

電訊號傳輸,即便是用了包了橡膠的電線,也存在一個訊號衰弱的問題。所以要設定很多節點,用以“訊號中繼放大”,也就是由中繼的訊號員把訊號再發一次。

每個節點的收發員都有兩種訊號,一個是呼叫訊號,確定下一個點報站的接線員是不是有空閒。確定下一個節點的人有空閒,那麼就開始傳輸訊號。收發員收到訊號,還要返回接收完畢的訊號。接收完訊號的訊號員再把訊號往下一個站發過去。

這是隻管訊號中繼的電報站的工作,在各個城市城鎮這些可以看作路由器或者終端節點的地方,訊號或者以這裡為出發點,或者以這裡為目的地,接收到了訊號之後翻譯成完整的文字,然後就可以投遞到目的地去了。

這種蜘蛛網般的網路現在還不夠複雜,可已經初具模型。有了電報系統,光復都督府才算是真正的聯成了一體。很多傳輸距離超過幾百里的訊息可以不用幾天的奔波,而是朝發夕至。當然,這樣的一個體系的投資也可想而知。

韋澤帶領大家去參觀,也是要讓大家感受一下資訊時代的“先端”。順道加深一下財政預算到底是一個何等重要的工作。在光復都督府引領的時代,沒有預算,這些產品是不可能出現的。

第78章 鑄劍與鑄犁(六)

參觀完了有線電報網,這幫中央委員們都傻了眼。八百里急報已經算是非常可怕的速度了,但是這些木杆上挑上寫黑黢黢的“電線”,就能比八百里急報快出去好幾倍。而且這些線可以不分白天黑夜,不分晴天雨天的連續工作。這莫非是什麼仙法麼?

韋澤不得不弄了幾隻雞,然後用剛弄出來的手搖電動機,把委員們看看電流怎麼活生生把雞給電死的。然後讓一些膽大的委員試了試電流過體的感受。就這麼簡簡單單的裝置,磁鐵,線圈,輪子,然後就出現了電流,中央委員們都傻了眼。

看著那些體會電力過體之後驚疑不定的面孔,韋澤嚴肅的說道:“這些東西研發需要錢,生產這些東西都要用錢。還有大量的勞動和科研投入。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夠以學習的心態面對這些工業產品。預算制度可不是中央在胡搞,這是真的有深刻的道理在裡頭的。”

已經沒人敢和韋澤再爭辯什麼了,因為這些東西某種意義上已經超出了大夥的想象力極限。他們看著兩根電線線頭之間閃爍的細小閃電火花,那是天上雷電的縮小版本。能夠把這些原本屬於神仙領域的東西簡單的變成了凡人都能擁有的能力。再去反對韋澤的話,未免太自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