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2 / 4)

小說:1852鐵血中華 作者:月寒

出當作軌道的竹篾圓環。

在十幾名同學的包圍中,沈心拿出的就是簡化版的“三體”模式,這個模型中只包括三顆星球,就是太陽,地球,月亮。這三顆星球還是用膠泥捏的。

大家就這從窗戶裡頭直射進來的陽光,按照書裡面的模樣,演示了一下日食與月食。這幫讀書的年輕人自然都從聖賢書中看到過一些關於日食月食的說法。不過那說法都是玄而又玄,哪裡有《安慶新聞》裡面介紹的詳細。

然而有同學對這種投影還是不解,他皺著眉頭說道:“月亮照著地球,豈不是會把地球的影子投在太陽上了麼?”

沈心笑道:“你就沒看那文章上說的麼,太陽是自己發光,月亮自己不發光,而是反射太陽的光芒。沒有太陽照著,月亮上哪裡有光呢?”

“你怎麼知道月亮一點光都不自己發?”那個同學覺明顯沒有無條件的接受《安慶新聞》裡頭的講述。

沈心答道:“在太陽底下越站越熱。可在月亮下頭,只會越站越覺得冷。這不就能證明了麼?”

“這也未必!”同學雖然並非是一定要與沈心對抗到底,但是年輕人沒有不喜歡爭論的,他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王明山與其他同學一起擺弄著地球儀,此類文章對與王明山的衝擊是最大的,得知自己腳下的大地並非是水平的,而是一個巨大的圓球,誰會不覺得驚訝呢?

可安慶這地方偏偏有著一些條件,這裡不缺乏到過鄱陽湖、巢湖、洪澤湖的水手。在這篇文章中講述的清楚,若是地球不是圓的,那麼水面上先看到的應該是遠處船隻的整個身影。如果地球是圓的,那麼先看到的則是遠處船隻的桅杆頂端。王明山忍不住詢問了水手們,得到的回應竟然是比較一致的,在天氣晴朗的日子裡,看到大船的時候,的確先看到的是大船的桅杆。這對王明山的衝擊是巨大的。

擺弄著地球儀,模擬著月食與日食的發生。王明山比較相信《安慶新聞》上面的文章。然而另一個更大的迷惑則冒了出來,這太陽、地球、月亮,到底是如何憑空懸掛呢?在它們之外,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正在疑惑,卻聽到沈心高聲喊道:“你既然這麼說,我就去報名參加公務員考試,報紙上說的清楚,如果參加了臨時工的話,還能去新學上學。那裡頭肯定有老師能夠講清楚這些東西。我就去當臨時工,同時到新學上學去!”

抬起頭,王明山目瞪口呆的看著沈心,他心中在詫異的同時,卻有些忍不住羨慕起來。

第21章 根據地政策(十五)

韋澤對公務員招收工作並沒有特別樂觀,此時出來給太平軍做官的可不僅僅是要與滿清一刀兩斷,更是要公然與滿清為敵。只要不是發癔症,就不用考慮大批知識份子爭先恐後的衝過來要在韋澤這裡當官的可能性。所以韋澤才把公務員體系分為三類,以儘可能減少出來當官的文人的擔憂。

韋澤不想強徵,因為強徵文人出來當官的話雖然比較有效率,但是卻也得給他們一些好處。韋澤對只懂讀四書五經的文人評價很低,即便是會寫點駢體文,能寫幾句酸詩,也入不了韋澤的眼裡。所以給文人任何的妥協,都讓韋澤覺得給的很不值。

但是到了6月18日考試的時候,整個局面比韋澤想的要好很多。報考正式公務員的一個都沒有,而臨時工竟然有四百多人前來報名。至於臨時公務員,也有二三十個人報名。

經過兩天上下午各一門的考試,四課的筆試就結束了。筆試內容分為文化(語文+歷史),算術,地理,綜合知識。文化課還算好,基本的文字功底以及歷史知識對於這些讀書人不算太難。帶隊閱卷的韋澤看了算術,地理,綜合知識考卷之後,忍不住哈哈大笑。就是21世紀的初中生,回答這些卷子的時候也不至於到這個一團糊塗的地步。

解不出二元一次方程式就罷了,乘除法不會也罷了,不少前來報考的傢伙加減法也能算錯。至於一些要他們能列出計算式子的數學題,更是基本沒有答對的。

至於地理麼,韋澤本來就沒有太當回事,事實證明,這幫讀書人對於地理的認知也是一團糊塗。然而韋澤對一名叫做沈心的應考者很感興趣,在太陽系這道題上,沈心得了一個滿分。而且還有另外三十幾個人,看來是研究過《安慶新聞》上與太陽系有關的內容。所以他們回答的亂七八糟,卻不是兩眼一抹黑的模樣。

綜合知識考試,考的是世界觀的問題。韋澤列出一堆比較對立的問題。要求這幫應試者們能夠寫出自圓其說的辯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