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2 / 4)

小說:1852鐵血中華 作者:月寒

就如同韋澤的部隊一樣,雖然現在只是草創,很多訓練並不到位。但是這些戰士與太平軍乃至清軍相比,存在的是“有沒有針對性教育”的差別。放到韋澤部隊的部隊內,就成了大家不太在乎手裡部隊的人數,而是先考慮了部隊士兵有沒有接受過教育的問題。

眾人的目光頭投到了管作戰訓練的韋昌榮身上,這位全軍的總教習的本職工作就是部隊訓練,自然不可能讓他就這麼輕易的逃開去。

韋昌榮明白眾位兄弟們目光裡頭的意思,他嚷了起來,“這麼多兵,練起來可不是小事。大夥的部隊裡面都得抽人出來!你們想讓我一個人管兩千人,想都別想!”

柯貢禹自然是不怕,教導旅本來就有培訓的任務。各種體能訓練、基本軍事訓練,全新的戰術訓練都是教導旅的工作,他的部隊人員今天進明天出已經是常態。胡成和指揮全軍,這反倒是一把抓,怎麼都一樣了。後勤部隊的林阿生對於人數沒什麼特別的要求,多了多幹,少了少幹。

只有第三師的師長阮希浩比較緊張,現在韋澤的部隊中四個師,第四師算是後勤部隊,第一師則是教導旅,第二師歸胡成和指揮。和這幫人比較起來,只有第三師是個貨真價實的作戰部隊,師帥就是指揮一個師的部隊。如果其他三位都能有自己的算盤,那第三師只能聽命令。所以阮希浩頗為緊張的看著一眾“前輩”,也不知道自己這個師會遭到何種對待。

“這樣吧,咱們先把參謀部給拆了,各個師都建立起各自的參謀部。咱們的部隊成立總參謀部。”韋澤慢悠悠的說道。

“什麼?!”張應宸原本沒有參與討論,他一個參謀長不直接指揮部隊,所以沒什麼討論的必要。現在聽了韋澤的話,竟然要拿參謀部先動刀,這就輪不到張應宸繼續沉默下去。

“丞相!我們參謀部才幾個人?每次打仗都要忙死,只嫌人不夠多。你這一拆,我們怎麼辦?”張應宸完全沒了剛開會的時候那股子疲態,此時他眼睛圓睜,先是完全坐直了,又嫌這麼尚且不能表達自己的情緒,他乾脆站起身來抗議到。

“我準備調整參謀部,現在這個小參謀部指揮一千多人還行!就這麼不斷的擴軍,那卻是不行了。所以參謀部要擴大!”韋澤說道。回到這個時代,特別是在灌陽與清軍打了一仗,韋澤的心態也發生了不小的變化。原本他還是沒辦法避免那種對運動戰的青睞,所以對部隊的組織結構也有一種說不出來的難受感覺。

在灌陽輕鬆擊潰清軍之後,韋澤也不得不面對現實。自己手頭的這些幾個月前還是農民的部隊,其實沒什麼特別的戰鬥力。別看在韋澤抄襲的成套指揮以及作戰體系下大家學會了在戰場上拍著佇列行動,能做到走到清軍面前先開槍再肉搏。那前提是清軍渣渣又渣渣的戰鬥能力。韋澤手下這支屢敗清軍的部隊在同等條件下和英國龍蝦兵們對戰,韋澤相信自己打十次得敗十次。

既然如此,韋澤乾脆就採取了這個時代比較經典的兩個組織體系。一個自然是排隊槍斃的戰術,另外一個就是德國的總參謀部制度。別看德國給人的印象是刻板,然而在德意志統一過程中,普魯士國王、俾斯麥首相、老毛奇參謀長,這三位加起來二百多歲的“三駕馬車”其實是極為新潮的。參謀本部也好,鐵路運兵也好,還有各種新式武器以及新式戰術的應用方面,三個人都頗為激進。

韋澤對參謀本部的最大認知,就是軍事指揮官在軍隊中的職務的不斷變化。軍人們從低階軍官開始,如果表現出色,就會被選入相對應的參謀部工作。如果在參謀部工作中表現出色,就會在晉升後繼續分配到一線部隊指揮戰鬥。再經過幾次這樣一線指揮官與參謀部人員之間的來回撥動工作。更優秀的則會被選拔到軍校學習與當教官。

在德**隊中,軍官進入初級、中級、高階軍校進修只是未來提拔的前兆,真正得到重點培養的徵兆,就是被任命到各級軍校中當老師,做教官。

德國以總參謀部為核心的體制,就是一個真正的不斷學習,先當學生再當先生的體系。而德意志軍事改革之後,貴族軍官的比例直線下降,普通人出身的軍官們數量飛速上升。這在有國王的歐洲國家中,已經是一個極大的奇蹟了。

韋澤當然不可能對眾將講述這些故事,既然韋澤的部隊本身也是草創,部隊沒有戰鬥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低下,這都是必然的劣勢。可這樣的局面也有一個地方可以充分利用,那就是部隊也沒有頑固的傳統,沒有各種保守勢力的抵抗。韋澤可以把最先進的東西引進部隊,讓這支部隊在成長中逐漸習慣這種制度。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