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部分(3 / 4)

小說:1852鐵血中華 作者:月寒

一部分信得過的人,接受韋澤的政務訓練。在韋澤確定培訓完畢之後,這幫人在安慶接掌政權。

隨著秦日綱部隊力量的增加,韋澤逐漸把自己的核心力量轉移到廬州一帶。主要面對的方向將是淮河。秦日綱則掌握安慶為中心的安徽長江地區的軍政大權,負責應對東王楊秀清在長江流域的作戰要求。

達成了協議之後,韋澤也大大的鬆了口氣。有秦日綱作為後盾,並且應付楊秀清的要求,韋澤就能在淮河流域專心與清軍作戰。如果能穩固的佔據淮河,沿著淮河把根據地向東推進。一旦韋澤能以大兵團佔據徐州,徹底完成守江必守淮的戰略。整個滿清的北方與南方的聯絡就會中斷。那時候太平天國就完成了歷史上南北朝的格局,雙方以淮河為界實施對峙。

在那個時候,南朝總是能有力量發動北伐的。

第30章 北伐(二)

韋澤封王的訊息一度讓韋澤的部下興奮起來,只是作為當事人的韋澤對此的表現太過於冷淡,眾將的這股子興奮勁很快就過去了。

楊秀清給了韋澤前軍第十一軍到二十軍的十個軍的番號,韋澤的部隊擴編的速度很快。為了給自己家裡頭混上一個軍屬的待遇,加上安徽這地方比較窮,投軍也是個營生,所以大量安徽本地人前來投軍。韋澤的部隊就跟氣球吹起來一樣擴張到了五萬人。

五萬人編成了十個軍,每個軍五千人。第十一軍作為教導軍,第十二、十三、十四軍三個軍則是重點準備的三個軍。

韋澤從來不會小看楊秀清的能耐,特別是這樣的人傑做出異乎尋常的舉動時,韋澤更是會小心。以韋澤從武昌一路殺到南京的功績,加上這次運動糧食的功勞,又有壓制了韋澤這麼久的時間做鋪墊,韋澤也不至於封王。

即便是把秦日綱在安徽分了韋澤一部分許可權的理由加進去,也沒有現在就給韋澤封王的道理。如果一定要深究其後的道理,韋澤覺得楊秀清只怕是已經覺得北伐的事情不妙。

但是制定北伐戰略的畢竟是楊秀清,他不能在北伐軍沒有遭到嚴重威脅的時候命令北伐軍回來。韋澤能夠判斷出北伐軍遭到了慘烈失敗,可楊秀清並不知道遠隔幾千裡外的北伐軍到底面對什麼情況。再加上太平軍一直打得都是沒有後勤的流動作戰,保不準幾天前看著局面一團糟,然而清軍露出一個什麼破綻,被太平軍抓住之後就能翻盤。

韋澤感到遺憾的是,即便是楊秀清這樣的大英雄,在眼下的局面中也陷入了這樣的誤區。在總參謀部的會議上,韋澤帶著總參謀部的諸將數次討論了戰略問題。得到的結果與楊秀清希望的截然不同。

“即便是北伐軍攻克北京,滿清朝廷也不會滅亡,他們可以退到很多地方去。反倒是北伐軍不會丟下北京,肯定會選擇固守,所以連最後的機動優勢都失去了。當然這個預測的前提是北伐軍能夠攻下北京。就現在看,北伐軍是做不到這點的。”

“為了援救陷入包圍的北伐軍,就必須派遣援軍。援軍只可能是我們的部隊。”韋澤並不想隱瞞這點,而且隱瞞也沒用。太平天國各軍中最靠北的都是韋澤的部隊。

韋澤認為,這次派遣援兵的目的是把北伐軍接回來。既然如此,援軍總指揮的職務若是比天官副丞相林鳳祥更低的話,那是沒辦法號令全軍的。這次封王的一大原因,只怕就是楊秀清希望儘早解決這個問題。

“既然如此,我們就不妨把野戰軍準備好,三個軍一萬五千兄弟,嚴加訓練。以這樣的精銳部隊一路北上,才能救出部隊之後安全南下。若是派出的都是弱旅,別說救人,只怕自己也得搭進去。”韋澤解釋著自己為何要強化十二、十三、十四軍的理由。

“這也是為什麼要在總參謀部裡面進行第一次輪換麼?”韋昌榮笑道。

理論上,總參謀部沒過一段時間就得來一次人員調動。各級參謀們調動去各級軍事指揮崗位。再從各級軍事指揮崗位上調一批人到總參謀部來。只是這次的調動規模太大,十一軍軍帥是韋昌榮,十二軍軍帥柯貢禹,十三軍軍帥阮希浩,十四軍軍帥雷虎,十五軍軍帥胡成和。

十二軍駐紮在廬州,十五軍駐紮壽州,儘管這兩支部隊不太可能參與到北伐中去,可他們支撐了安徽戰線的戰略要點。至於一直外放的張應宸,此時已經是十六軍軍帥,他駐紮在滁州,直接面對滿清江北大營。儘管丟失滁州對於整個安徽太平軍影響有限,可韋澤也沒有應付的心思。一旦張應宸能帶領著十六軍頂住來自清軍江北大營的壓力,在滁州堅持住。等韋澤北伐歸來,就能以精銳部隊與張應宸的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