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末年,封建統治日趨沒落,課稅、捐輸日益加重,徽商處境愈來愈困難。1831年,兩江總督兼管兩淮鹽政陶澍革除淮鹽積弊,改行“票法”,靠鹽業專利發跡的徽商開始衰敗。
李維斯家就開始大量破產的徽商中的一個。在韋澤他們從武昌一路殺向南京的時候,年輕的李維斯抱著對滿清朝廷的憤怒投奔了太平軍。加入了韋澤的部隊之後,韋澤為了與軍火商人貿易,開始收購安徽的生絲與茶葉。
俗話說爛船也有三斤釘,李維斯家雖然破產,但是周圍的徽商交際圈還在。從李維斯這裡得到訊息之後,李維斯家族立刻營運起來。雖然談不上大賺一筆,卻有了東山再起的一絲機會。
聽完了李維斯的介紹,韋澤笑道:“遇到李兄弟這種徽商的人物,看來我們是找到寶了。”
李維斯答道:“總參謀長,屬下原本就不想當商人。做徽商那是我家的營生,屬下跟了總參謀長,就只願意跟著總參謀長好好打仗。”
“打仗哪裡有做生意來的安全。李兄弟,你雖然現在在參謀部,不過參謀可不一定會永遠當參謀,等到輪換的時候還得繼續打仗。你若是在戰場上有個三長兩短,我們卻沒辦法向你家裡人交待。”韋澤開始勸說李維斯離開參謀部。他原本覺得李維斯是部隊裡頭的一個危險存在,現在倒也不這麼認為。在眼下韋澤暫時找不到其他合作的時候,李維斯家等於是某種程度的“專營商人”,有從韋澤這裡源源不斷髮出去的訂單,李家已經有很大機會緩口氣。既然李家在與韋澤的合作中得到了利益,在這種利益關係變成李家不可承擔的重負之前,李家大概是不會拋棄與韋澤這種利益關係。
雖然李家不太可能背叛,但是韋澤一點都不想在自己的部隊裡頭出現一個有商業靠山的高階軍人。利益集團這種玩意是最討厭的,李維斯如果背後有兩股勢力,那麼他到底選擇為誰效力?而且李維斯在總參謀部,意味著向眾多兄弟表明,還有另外一條道路可以選擇。可以不用辛苦的一刀一槍的打拼,靠背後的某些利益鏈條也能得到同等的待遇。
所以不管李維斯如何表示,韋澤都接觸了李維斯在總參謀部作戰部門的職務,把他給攆去了後勤部門,專門負責與徽商的聯絡。
不管李維斯本人對這個處置有什麼想法,韋澤很快就發現,徽商作為一個有著身後歷史的商業集團,其能力頗為不俗。他們能夠從沿海大量的弄到硫磺,不少硫磺竟然是從日本進口到中國來的。
捲入硫磺買賣的已經不是李維斯的家族,背後相當多的徽商們都參與到這個買賣裡頭。韋澤根本不相信李維斯一家有能耐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弄到三萬斤硫磺。藉由這件事,韋澤把部隊主要將領都給召集起來,要求大家在政治部的安排下,對全軍各級主要人員都進行一次摸底排查。
韋澤在大量部隊指揮官面前說的冠冕堂皇,“人家說多個朋友多條路,這麼做是怕有些兄弟們出身被埋沒了。知道大家的出身,有利於我等多聯絡三山五嶽的豪傑。”
然而在面對高階將領的時候,韋澤說的很清楚,“這些人是想跟著我們幹,還是想借用我們的力量給他們的家裡服務,對這個問題我們是沒辦法立刻弄清楚的。所以要從政治上摸底才行。”
而這種明顯是基於階級鬥爭理論的出身論貌似並沒有立刻被高階將領們理解,即便是與韋澤關係最近的韋昌榮,也提出了些疑問。“四叔,就那麼幾個人能翻起什麼浪?你這也未免太小心了啊。”
韋澤根本不想在這個時候提出些大夥根本無法理解的事情,他只是命道:“讓你們查,你們就查。到底會有什麼,查了之後就知道了。”
在部隊進行內部清查的時候,後勤部門的工作也乾的很出色。三萬多斤硫磺製造出將近二十萬斤顆粒火藥。對於韋澤的部隊來說,現階段勉強夠用。
到了1854年1月11日,東王楊秀清正式公文終於抵達廬州,公文中命令齊王韋澤立刻北上援救林鳳祥與李開芳等人率領的北伐軍。由於總參謀部早討論過此事,大家看到這命令的時候,只覺得這命令來的太晚。
出發之前,韋澤根據政治部清查結果,將部隊中所有地主、商人出身的戰士留在根據地。十一、十三、十四部隊裡頭都是經過戰爭考驗的老兄弟,以及安徽當地為了家族自願投軍的一批人。
在戰前動員中,韋澤對全軍講到,“為什麼要援助北伐軍,因為北伐軍若是救不回來,清妖就會從北邊打過來。那時候大家現在的日子只怕就過不下去了。若是誰覺得現在的日子沒有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