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的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日積月累之下,成績相當不錯。至少曾大人的部下現在都能理解曾大人的政治理念。
聽懂了曾國藩曾大人講述的道理之後,湘軍們活學活用。短期內被太平軍奪走的城池,湘軍奪回之後自然得“收集糧草軍餉”,湘軍會本著自力更生豐衣足食的態度,自行對城內的人丁進行公平公正公開的徵收。城內的居民自甘墮落為“亂民”“刁民”,起來對抗公開徵收的時候,湘軍這支正義之師就會立刻給他們死。
對於太平軍奪走之後長期佔據的城市,湘軍根據曾國藩大人定下的認知標準,城內都是從匪的亂民。九江、安慶這等被太平軍盤踞數年的城市,甚至連女性都不與甄別,亂民一概殺光。
整個淮南地區落入太平軍有八年之久,八年間一直沒有戰事,即便是被收錢徵糧,不打仗的話,本地百姓還是能有所積攢的。湘軍對廬州這座淪入粵匪之手八年的城市完全按照湘軍的規矩辦事,在這裡的收穫比起江西那些窮困的地區要大的太多。談起此次的收益,所有湘軍都是笑逐顏開。
所以當安徽巡撫江忠源帶了衛隊,快步衝過湘軍營地直奔曾國藩大帳的時候,這些官兵也只是好奇的看著,卻嚴守著佇列,生怕脫離的佇列之後就被擠出去。
江忠源此時滿心沸騰著怒火,他也不去看那些扛著大包小包的湘軍,衝進了曾國藩的大帳,他就對著曾國藩喊道:“滌生兄,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曾國藩當然知道江忠源說的是什麼,他穩穩當當的坐在椅子上,嘆口氣,“岷樵,這等事都是不得以啊!”
“不得以?!”江忠源上前幾步,逼近了曾國藩,“若是說湘軍搶掠財物,還能說不得以。為何連女子都不放過?”
湘軍總算沒有把廬州城的人全部殺光,有些很窮的百姓躲的比較嚴實,好不容易逃出條性命。他們向江忠源講述了湘軍在城內兇殘的屠戮時,告訴了江忠源一件事。湘軍不僅殺人、搶掠,還搶走了廬州城內相貌好看的女子。江忠源勉強能夠接受湘軍的屠戮,卻完全不能接受湘軍搶掠女子。這才怒氣衝衝的前來找曾國藩。
曾國藩嘆口氣,“岷樵,你我都是朝廷大員,有些事情我們必須從權!”
第33章 殺戮的理由(十二)
江忠源騎著馬,垂頭喪氣的向著淮軍的營寨方向而去。李鴻章跟在江忠源身後,一聲不吭。幾個時辰之前,兩人前往湘軍大營的時候,江忠源是滿腔怒氣,李鴻章也是極為惱火。看到湘軍大肆屠戮百姓,江忠源大怒。而湘軍對李鴻章的故鄉廬州實施了屠城,李鴻章當然是極為不高興的。
但兩人最後還是被曾國藩給說服了。江忠源耳邊彷彿還回響著曾國藩的聲音。
“到底是先有刁民作亂,還是先有湘軍與淮軍?”
“刁民們起來作亂之後,各地刁民紛紛響應。岷樵,你與粵匪打仗之時,對粵匪又何嘗不是想食肉寢皮麼?”
“刁民們不服鄉紳,就一定會作亂。現在有粵匪,有韋逆做了榜樣,各地刁民才紛紛起來造反。雷霆手段方顯菩薩心腸,若是我等優柔寡斷,不能為朝廷立威,那刁民絕不會畏懼王法!”
“想懲治貪官劣紳,那一定是要天下安定之後的事情。若是一味覺得刁民可憐,貪官劣紳可惡,那就是本末倒置。貪官劣紳還是可以教化的,他們只是辜負了朝廷,從本心來說,他們還是知道敬畏朝廷,敬畏聖人之道。粵匪攻破了那麼多城池,當地官員不少道德上都有些缺失,卻還知道自殺以為國盡忠。刁民們只知道自己,稍稍受了點窮就起來造反,在他們心中何嘗有朝廷,何嘗有捨身取義的聖人之道。對這些刁民,絕不能放過。”
“若是沒有淮南刁民供養,何來淮南粵匪猖獗。淮南刁民們向粵匪交糧納稅,不少人還投奔粵匪,當了他們的爪牙。若將粵匪比作樹幹,刁民就是樹根。雖然平時看不到他們,可粵匪所依仗的,就是淮南當地刁民……”
曾國藩不愧是儒學大家,分辯事理極為清楚。江忠源當然沒有放過粵匪的打算,他只是覺得百姓可憐,沒必要殺了。可聽了曾國藩這番掏心窩的話,江忠源也實在是找不到辯解的理由。
是的,江忠源可以從聖人之言中找到千萬個理由,可曾國藩對此的解釋或許更有說服力,“身為朝廷大員,有些事情必須從權”。
淮南百姓在太平天國治下八年,早就習慣了太平天國的管制,面對官軍的時候,他們可沒有主動前來迎接王師,反倒是儘量躲藏,避開官軍。打仗需要錢糧,淮南百姓們如此逃避責任,若